新南向政策的現實問題 (蔡孟峰 )

蔡孟峰 / 媒體工作者 2016/08/17 16:38 點閱 2050 次
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並未考慮東協、南亞的外交、治安與恐攻等現實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所有企業投資者必須正視的主要因素。(photo by 網路截圖)
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並未考慮東協、南亞的外交、治安與恐攻等現實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所有企業投資者必須正視的主要因素。(photo by 網路截圖)

新政府上台,總統蔡英文在選舉期間極力推動的新南向政策,終於從理念付諸實踐,但從對外經貿戰略會議上通過的新南向政策綱領看來,並未考慮東協、南亞的外交、治安與恐攻等現實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所有企業投資者必須正視的主要因素。

其中蔡英文特別對兩岸關係提出,不排除在適當時機,和對岸就相關議題及合作事項展開協商與對話,被解讀是對大陸釋出善意的另一種方式,但在政治上從520以來,雙邊為了一個「九二共識」的名詞,迄今仍無法打開兩岸關係的心結,加上經濟上新南向與去年習近平主張的一帶一路又有重疊,甚至利益上勢必有所衝突。

如果兩岸創造雙贏,「分進合擊」尚能相安無事,一旦要東協、南亞國家選邊站表態,大陸與這個區域的國家大都有邦交,比台灣更佔上風。

台塑在越南的工廠因排放廢水,導致大量魚群暴斃,遭越南政府開罰巨額罰款,台灣官方無法介入替台塑出面協調,立委赴越南,在機場就被強扣護照「關切」,治安和恐攻,也是企業考慮能否立足生存的主要因素,更早幾年排華事件,台商工廠被打砸搶,幾乎顧不得保護資產就落荒而逃。

此外,泰國政治上的對立,台商建立人脈關係時常被迫表態,著名觀光地區如華欣的恐佈攻擊事件屢屢發生,菲律賓總統下令以殺無赦的強硬手段對付和毒品沾邊的人士,連在當地的台灣黑幫份子也嚇得要向台灣政府自首。

台商在大陸自從2013年以後,因為大陸經濟發展快速,人工大幅提高,本身自產率增加,造成台商損益失衡,倒閉、遷廠出現連鎖反應,最明顯的當屬東莞,而許多為了減少損失的台商,早就先佈局在這波的新南向國家,並已經奠下穩固的基礎。

此時政府實施新南向政策,事實上當地市場已經近乎飽和,還有多少空間可以讓台商大展拳腳,值得懷疑;加上文化差異,與台灣主張支持現代化企業,也並然出現落差。

新南向政策何嘗不是因為兩岸關係冷凍的一個突破方式?政府雖然提出兩岸可以共謀合作,並不排拒企業西進,但仍然停留在單向,而鼓勵新南向策略的雙向互惠互利,能否魚幫水、水幫魚,現實問題都必須由政府給企業更明確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