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我知道,只要親親就會懷孕,不過聽說喝可樂可以避孕!」兒福聯盟18日在記者會上,用行動劇演出網路世代的孩子性知識取得的管道多元快速,但錯誤率高,家長與老師不應避諱,而是要主動教導孩童。心理師陳夢華說明,若因錯誤性知識而出現不當的騷擾行為,會給他人留下陰影。
據兒福聯盟總計48所學校、1479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指出,有7成的小六生表示自己了解有效的避孕方式。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18日在「兒少性教育 大人缺很大」記者會上表示,在家長和老師避談、學校教材沒有相關性教育安排的情況下,孩子的性知識取得來源及正確性令人擔心。
1/4家長不談性知識
陳麗如解釋,依正規教育管道而言,學童在國小五、六年級就開始接觸到兩性交往、自我身體探索、性別概念、青春期性特徵等性知識,國中學童則開始接觸到性行為、避孕、性病等性知識,「但有1/4的家長,從未和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談論過性知識。」
陳麗如表示,當孩子能輕易的從非正規管道取得性知識訊息時,家長此時所扮演的監督、溝通、教導角色就非常重要,必須在開放、討論的過程中,釐清孩子對性知識的疑問及誤解,如「可樂可以避孕」這種錯誤的避孕方式。
情感教育也很重要
「當我還是國小生時,身邊朋友就開始討論交男朋友的感覺了。」兒少代表子薏指出,從她小學五、六年級開始就能聽到身邊的朋友在討論交往的感覺,但老師、家長都沒有很積極地和他們討論,學校的健康課更常被拿去補正課,也因此他們多從偶像劇中學到男女交往的概念,但懂事後才會知曉,那些愛情很不切實際。
「可以在簡單的互動中帶入話題。」心理師陳夢華認為,家長可透過讀繪本或玩桌遊等簡單的交流活動,輕鬆引起相關話題,並用開放的態度向孩童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