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追悼、寬恕與放下—參訪柏林猶太人紀念館 (簡秀枝)

簡秀枝 2016/07/11 15:15 點閱 1759 次
以色列藝術家馬納舍•卡迪 希曼(Menashe Kadishman)用厚 有3 公分的鋼製作了10000 個不 同的、粗糙的、象徵性的、雙眼 和嘴都是打開的面孔,鋪滿整個 地面,並允許訪客踏過。(photo by 簡秀枝臉書)
以色列藝術家馬納舍•卡迪 希曼(Menashe Kadishman)用厚 有3 公分的鋼製作了10000 個不 同的、粗糙的、象徵性的、雙眼 和嘴都是打開的面孔,鋪滿整個 地面,並允許訪客踏過。(photo by 簡秀枝臉書)

到德國柏林,忍不住會讓人憶起納粹大屠殺的血腥恐怖史實, 對於600 萬猶太人的犧牲,更是天地不容。然而,「猶太人紀念碑」、「猶太博物新館」相繼修築,透過建築師的巧思,讓後人在救贖、追悼中,也學習寬恕與放下。

7 月7 日柏林氣溫微涼,彷彿是心情寫照。我們一行人一早出門,分別走訪猶太人紀念碑、猶太博物館,各個神色凝重,百味雜陳。

猶太人紀念碑,也叫浩劫紀念碑,位於柏林布蘭登堡門廣場後方,鄰近腓特烈城,佔地19,000 平方米(4.7 英畝),安放了2711 塊混凝土板,在一個斜坡上以網格圖形排列。混凝土板長2.38 米,寬0.95 米, 高度從0.2 米到4.8 米不等,用來紀念在浩劫中受害的600 萬猶太人。

讓歷史不被遺忘

由於紀念碑地點,曾是希特勒德國政府大臣官邸,位置極佳, 附近使館雲集,可以看到國際旗海飄揚,美國、英國大使館、歐盟組織辦公室都在附近。

為了一圓歷史的梳理,柏林政府透過國際徵件,由知名的建築師彼得•艾森曼及布羅•哈普達得標設計,於2003 年4 月1 日動工興建, 在2004 年12 月15 日完成。在2005 年5 月10 日開幕。同年5 月12 日,開始對外開放。建築總經費近2500 萬歐元。

置身於大片水泥塊之林,舉目所及,滿是蒼涼肅穆,刻意打造的高低差地面,不等大小的混凝土板,林立排列,纏擾不清的變色歷史,令人心神不安、感受複雜。

從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得到的部分受害猶太人名字,可以在地下室的資訊中心查詢,但多達600 萬的集體亡魂,列不列名已經不再重要。終結歷史苦難, 只有更誠實面對歷史,時時耳提面命,讓歷史不被遺忘。

隱藏強烈救贖心情

接著,我們又走訪數十街之隔的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 Sanctuary), 同樣,心情哀淒沈重。由國際知名建築師丹尼爾•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 於1999 年打造的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刻意安排的狹閉空間與照明,果然令人肅然, 穿梭其間,悲從中來,久久難以自抑。

這座柏林猶太博物館的新建築,可說是一個介於建築學和雕塑間的藝術作品,它完全不同於傳統博物館的,而是將空間本身,視為德國猶太人的歷史故事來爬梳、詮釋,隱藏著強烈的追悼、救贖心情,格外令人動容。

若以空照角度來看,這座完成於2001 年的博物館,是線型的閃電狀,呈之字形。外觀則由鍍鋅金屬片覆蓋,窗口都是斜線狀,不規則的橫割建物本體,這些窗口線是依據柏林地圖上的一些猶太歷史地點而被連起的,它們也被視為連結德國猶太人不同時期的破碎象徵,建物本身沒有對外的出入口,唯一一個出入口在隔壁的大樓,也就是德國歷史博物館裡。

「三軸線」耐人尋味

所謂「線性空間」,意思是指該館的出入通道,不管樓梯和走廊,都被刻意設計為狹窄細長, 並連到新建物的高塔裡,經由高塔才能通到新建物的各個樓層。此塔與通道象徵著德國和猶太人歷史是不能分離的,也是猛烈而隱密的。高塔通往不同樓層的走廊,被稱做軸線(Axis),主要有3 個走廊通道,則被稱為「三軸線」,十分耐人尋味。

首先,死亡之軸,係通往高塔的中空之處,該塔亦有「浩劫塔」之稱。另一個軸線為流亡軸,經過展示猶太人生活文獻的走廊後,通往一個名為「流亡之院」的戶外庭院,庭院中豎立許多方型高柱。最後一個軸,則被稱為「連貫軸」,此走廊串起前兩個軸向,在走道間展示與猶太屠殺和流亡之外的歷史,帶有前兩軸之組合循環的隱喻。

猶如迷宮般壓縮、狹閉的空間設計,還有切割狀、陰暗的照明完全是建築師細膩巧思,主要目的是透過空間使訪客感受到猶太人在德國充滿艱難與挑戰的歷史感。

這座博物館中,呈現不少歷史文獻、影音照片與藝術家創作, ( 見圖七、八) 不管平面、雕塑或紀錄片,都有著深遠意涵,其中,有一永久性的裝置藝術, 《落葉Shalechet 》特別感人肺腑。

反諷與提醒

以色列藝術家馬納舍•卡迪希曼(Menashe Kadishman)用厚有3 公分的鋼製作了10000 個不同的、粗糙的、象徵性的、雙眼和嘴都是打開的面孔,鋪滿整個地面,並允許訪客踏過。踩踏在扭曲、痛苦的臉譜上,有如歷史奔流中,人命如「落葉」般,風起風歇,飄零流離,感慨萬分,這是時代省思與感觸的深情呈現。

這件作品,就呈現在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猶太人最終解決方案事件而設通道上,展示地點非常特別,也是歷史的反諷與提醒。

另一令人靈魂窒息的設計巧思,十分突出。在一狹小空間, 閉門後完全漆黑,有如置耳納粹集中營,冷冽恐懼,彷彿血腥鎮壓時空的重現,而三角細長空間中,有如乍現的幽微希望,我把自己鎖進那樣的密封世界,久久不去,打從肺腑深處流淌出的悲傷刺痛,叫人刻骨銘心。

是的,歷史不能遺忘,做個有歷史感的國際人。希望透過救贖、追悼、寬恕,尋求永遠的放下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