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特約記者陳玨明香港報導】香港社會雖然處於撕裂狀態,但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港人又會不自覺地團結起來。在旺角街頭報攤經營和生活的「睡婆婆」,上周再次遇劫,更被賊人打傷頭部,事件曝光後,熱心市民鋪天蓋地買來物資相贈,甚至隨意放下金錢,卻給婆婆增添了麻煩。
在繁囂的旺角山東街,路旁有一個報攤,長年由早到晚都會有一名老婦守住店門,風雨不改,由於她常伏在報攤上休息,要來買報紙的人,早已習慣把硬幣放到一旁或是她手中,待她睡醒收起,老婦人也因而有了「睡婆婆」的外號。
不過,婆婆在上周末被賊人強搶逾萬港元(約四萬台幣)的「血汗錢」,同時她的頭部也遭打傷;婆婆其實在去年已曾遇劫,當時有不法之徒趁她睡覺時,偷去她總值十多萬元台幣的現金,但她事後樂觀面對,只笑稱「慢慢再儲過」。
至於今次再遇劫,婆婆經包紮治理後連日繼續負傷開業,掀起了全城關注,也引來港人善心大爆發,大批熱心市民連日到報檔送暖,有人以大面額鈔票買報紙免找零,有小朋友送上零用錢和利是錢(紅包)問候,甚至有人送上內有逾萬元的大「利是」;此外,還有不少人送贈物資,包括飲品、麵包、水果等,甚至有人在婆婆睡覺時,偷偷在她手中送上一個冰淇淋。
港人的善心值得嘉許,但熱心市民買來物資,常見到婆婆在睡覺,便把物資放在報攤旁,除了霸佔位置外,還要勞苦的婆婆自行收拾,例如把瓶裝水搬走,或把一袋袋的水果推開,才能繼續做生意。
另外,市民直接送錢也引來問題,幸好有附近相熟商舖主動提出,幫忙代為婆婆把金錢存到銀行去,不然隨時令賊人再有機可乘。
這種蜂擁式的「關懷」,反映香港社會近年似流行「當一刻慈善家」的心態,當中在籌錢和物資中尤其熱衷,卻缺乏了解被支援者的需要,也沒有思考作為支援者,自己的角色及是否能長期投身義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