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新漏洞 毒塑膠海鮮下肚

林亭妤 2016/07/06 17:11 點閱 8713 次
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塑膠」會吸附並釋放毒素,非常容易累積至中高階掠食者體內。(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塑膠」會吸附並釋放毒素,非常容易累積至中高階掠食者體內。(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比塑膠碎片還要小、小到魚類貝類嘴巴一張就吃下肚的『微塑膠』,傷害海洋生命!」綠色和平6日指出,微塑膠的影響比塑膠碎片造成棲息地破壞、海鳥死亡更嚴重,因為微塑膠會吸附、釋出毒素,成為食安新漏洞。綠色和平呼籲,政府要開始做相關研究,並且立法規範相關通路如:製造、進口與販售業。

綠色和平6日在「你今天吃塑膠海鮮了嗎?」記者會上指出,過去10年,全球塑膠生產量增至2.99億噸重,粗估塑膠垃圾占了海洋垃圾的6~8成,也就是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膠流進海洋。「從去年的統計數據更指出,全球海洋約有50兆的塑膠碎片。」

「每一件在海上漂流的塑膠碎片,都可能因為風吹雨打日曬等因素,再碎裂成數百或上千的微塑膠。」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微塑膠是指小於5毫米的塑膠極小碎片,海洋浮游生物或貝類、魚類等很容易將微塑膠吃下肚並累積在體內。經過層層食物鏈後微塑膠內含的毒素會放大,並集中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

綠色和平前往實地調查發現,英吉利海峽拖網船的漁獲樣本中,36.6%的魚體內含塑膠;在121種來自地中海中部的魚類中,18.2%的旗魚、大西洋黑鮪、長鰭鮪體內含有塑膠碎片;在克萊德海域中,83%的挪威龍蝦也在其胃含物中發現殘留塑膠細絲。此外,巴西聖保羅桑托斯河口的淡菜、中國沿岸與北海的紫殼菜蛤、大西洋的牡蠣也同樣都被檢驗出含有微塑膠,而這些都是我們平常食用的海鮮。

「微塑膠比起一般塑膠碎片更容易吸附與釋出有毒物質。」顏寧表示,微塑膠的毒素可以累積,並透過食物鏈轉移,人類身為食物鏈頂端,吃海鮮等同吃進了很多的有毒物質。雖然還沒有證據顯示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但民眾在享用海產前,仍然需要詢問清楚海鮮的來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