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誠教徒鑽研儒學 狄百瑞倡中西對話

林亭妤 2016/06/20 18:44 點閱 8730 次
唐獎評選委員會20日公布第二屆唐獎漢學獎得主名單,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退教授狄百瑞獲得。(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唐獎評選委員會20日公布第二屆唐獎漢學獎得主名單,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退教授狄百瑞獲得。(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身為虔誠的天主教徒,卻為中國儒學編寫了將近三十冊專書!」高齡94歲的美國哥大榮退教授狄百瑞獲頒第二屆唐獎漢學獎,擔任得獎者介紹人的中研院院士王德威20日表示,狄百瑞致力於儒學和西方文化的理解對話,開啟美國儒學思潮,他本人更是身體力行,如同「君子」一樣,在教與學的方面奉行「知行合一」理念。

儒學自由的缺失

年過8旬的榮譽教授、中研院院士林毓生,20日就算坐著輪椅、被人攙扶著也堅持來到唐獎漢學獎得主的公布記者會,親自講解狄百瑞畢生研究的精華。他表示,西方從中古社會的政教合一、到後來出現了自由鬥爭,一步一步走上民主自由、公民參政的民主社會。而狄百瑞認為,明代的理學就出現了「自由傾向」的價值觀念:開始有學者出來反抗濫用政治的力量。

「但顯然這些自由的元素,和西方的民主思想還是有所不同。」和狄百瑞相熟的中研院院士王德威指出,狄百瑞針對儒學進行建設性批判,他認為黃宗羲思想仍未將權力下放至平民,人民參政的角色有限。

學術的推動者

台大歷史系兼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長黃進興也出席記者會指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榮退教授狄百瑞不只是學者,更是學術的推動者,60幾年來在美國致力推廣儒學思想。「也是因為狄百瑞,西方才開始對中國文化展現同情地了解,而不是一味看到中國體制的僵化。」

黃進興解釋,從五四運動以來,儒家文化一度被西方視為僵化、落後、阻礙進步的體系,然而一生都奉獻在研究儒學的狄百瑞卻認為,不該直接從西方人的理論與價值對中國文化進行批判。在研究程朱理學和明代的心學當中,狄百瑞發現儒家的一些觀念,其實也存在著現代自由、民主主義的影子。

「狄百瑞的儒學研究始於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王德威指出,狄百瑞擺脫西方文化價值,像儒學中的「君子」一樣,以「同情式的理解」重估中國政治制度的作法。狄百瑞的研究多環繞在程朱儒學和明代心學的發展,因而他的思想更接近所謂的「新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