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克停火協議 難擋普丁烏東野心 (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6/05/26 16:03 點閱 1504 次
烏克蘭難逃普丁的野心。(photo by google image)
烏克蘭難逃普丁的野心。(photo by google image)

明斯克停火協議後,親俄叛軍在俄羅斯強化武裝力量下,持續對烏克蘭東部發動攻擊,由於俄羅斯的緣故,烏東地區的武裝衝突,遮蔽了和平前景。

俄欲興「歐亞主義」

烏東地區籠罩在戰爭迷霧中,絕非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俄烏之間地緣政治上的矛盾,以及俄羅斯領土擴張戰略的一部分。克里姆林宮圖謀控制烏克蘭,介入烏東衝突,是明斯克(Minsk)停火協議的主要變數。總統普丁以影武者的角色染指烏克蘭,除了地緣經濟利益外,最重要的是通過具體行動實踐俄羅斯「歐亞主義」(Eurasianism),將所有俄語地區(或前蘇聯領土),重新併入俄羅斯聯邦,抗衡美國霸權。

造成烏克蘭分裂事實

在克里米亞危機中,西方國家的制裁方案因各自有其政治盤算,加上圖奇諾夫政權無力抗衡,俄羅斯已先勝一籌。普丁放話保護烏東俄語區,則克里米亞分離主義運動的先例,將在烏克蘭親俄地區重演。在這層意義上,以保護俄裔之名出兵,將烏克蘭圖奇諾夫政府的勢力,侷限在第聶伯(Dnieper)河以西,造成烏克蘭分裂的事實。美國與北約對普丁兼併克里米亞投鼠忌器的先例,不會貿然回擊俄羅斯解放烏東的軍事行動。

莫斯科繼兼併克里米亞後,轉而虎視同屬俄語區的盧甘斯克、蘇梅、頓內次克、奧德薩、哈爾科夫等州。俄羅斯重軍壓境,屯兵烏克蘭邊界,東部城鎮的俄羅斯裔在克里米亞公投鼓舞下起而效尤,主張公投脫烏,擺脫基輔中央政府,甚至演變成暴動,成為普丁揮軍侵烏的藉口。頓內次克等城市的佔領行動只是前奏,接下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紮波羅熱和尼古拉耶夫等俄語人口多數的城市,都有可能如法泡製。

難逃俄的侵犯

俄羅斯支援烏東叛軍攻擊馬里烏坡,則有更深層的戰略考量。地理上,沿著盧甘斯克─德巴澤維─哈里夫卡─頓內茨克─馬里烏坡的停火線,烏東正好形成介於俄羅斯、烏克蘭和親俄勢力之間的口袋地形。莫斯科要防衛克里米亞,就必須利用口袋戰術,藉由叛軍的攻擊力道,不斷與基輔當局協議停火範圍。莫斯科已做好隨時發動全面攻擊,進佔烏東地區的準備。除非美國和歐洲盟國採取更果斷的軍事行動,否則,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將逐一依循克里米亞模式脫離烏克蘭。

普丁對烏克蘭的短程目標是採取兩手策略模式,一方面要求雙方協議停火,卻又支持分離主義運動反亂,以確保能完全控制頓內次克、盧甘斯克兩個省;中程目標則是經由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省,控制頓、盧兩省的哈爾科夫,建立連通馬里烏波爾到克里米亞半島的「大陸橋」;長程目標則指向莫爾達瓦,通過奧德薩挺進到德涅斯特,最終建立「新俄羅斯」(Novorossiya)。一旦達成這三個目標,烏克蘭只剩下重返俄羅斯聯邦政治輿圖的選項。

烏克蘭的戰爭與和平,以及弱國的命運取決於大國政治角力的劇碼,不斷在歷史的軌跡重演。普丁的野心未減,一紙明克斯停火協議,恐怕難保烏克蘭國土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