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陳怡安綜合報導】一般認為小孩怕打針是「天性」,但家長很可能才是造成孩子怕打針的罪魁禍首。最新的研究建議,父母首次帶孩子去接種疫苗時,就應告訴孩子打針的必要性,也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親吻,以減緩孩子的恐懼,未來才不會害怕打針。
加拿大約克大學針對「兒童對針頭產生的恐懼」進行研究。研究人員觀察202對父母及其130名學齡前的兒童在1歲、2歲、4歲、6歲時接種疫苗的表現發現,父母與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的互動至關重要,若父母首次帶嬰兒去打針時,就對小嬰兒做好心理建設,未來可有效避免孩子對針頭產生恐懼。
在醫院中常見到因為打針而嚎啕大哭的孩子,研究人員指出,有些怕打針的孩子在打針前會承受過多恐懼,其所承受的痛苦相當大,嚴重者恐罹患「針頭恐懼症(Trypanophobic)」,未來還可能因此逃避治療、延誤就醫。
據《每日醫學》報導指出,2012年的調查便發現,該年的流感造成美國有20萬人住院治療,3.6萬人死亡,但仍有6成的民眾未施打流感疫苗,其中23%的人坦言是因為害怕打針,所以才不願接種疫苗。調查也指出,全球至少有20%的人因罹患針頭恐懼症而不願接受治療。
研究人員表示,畏懼針頭而拒絕接受治療是一個重大的公共健康問題,父母若想緩解孩子的恐懼與焦慮,可以告訴孩子,打針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方法,打針後才有能量玩耍且成長,也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或親吻,甚至是用冰淇淋作為獎勵,這些都有助於孩子了解打針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