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原因多 心室頻脈最致命

林亭妤 2016/05/16 18:43 點閱 17572 次
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彥璋手持「心導管電燒」器材。(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彥璋手持「心導管電燒」器材。(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心室頻脈是指心臟因為缺氧或曾發生心臟病,肌肉上產生不均勻的結疤,這些結疤區塊會不正常放電並形成電流傳導迴路,迴路最後造成心律不整、心室跳動過快而形成致命的心室頻脈。」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鍾法博16日表示,嚴重的心律不整可能會導致致命的心室頻脈,推估每年約有1~1.5成民眾罹患致命性心室頻脈。

台北榮總16日召開「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療致命性心室頻脈」記者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法博解釋,導致心室頻脈的三大主因為「缺血性心臟病」、「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變」及「布魯格達症候群」。

鍾法博表示,其中以缺血性心臟病佔最多數,每年約10~15%,好發於35歲以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後兩者多為先天性基因遺傳病變,好發於20~50歲的青壯年。此外,布魯格達症候群更是亞洲男性發生猝死的主因之一。

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彥璋指出,正常人的血壓平均收縮壓為118mmHG,患有心室頻脈的患者,病情發作時血壓平均收縮壓會急遽下跌至65mmHG,極短時間內血壓的驟跌,導致患者心悸、昏迷,只要沒有及時搶救就會發生猝死狀況。

北榮內科部主任陳適安表示,過去是安裝植入性心律去顫器,或依靠藥物暫時性對心臟去顫,現在有最新技術「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癒率可高達8成,但此技術目前健保只給付一小部分,依據手術的複雜度,民眾需自費10~15萬不等。

林彥璋則說,另外2成患者的心臟可能因其他原因病變,需要進行第二次的電燒手術。此外,在藥物失效、極惡性心室頻脈、只剩電燒最後一條路可選時,才會建議進行此手術。

鍾法博說明,心導管電燒手術無需開心,會結合3D立體定位,導管末端研著血管進入,針對心臟結疤的肌肉釋放電流使其壞死,讓結疤的局部無法再繼續不正常放電擾亂心臟原本的電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