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經濟崛起 秒殺人心成關鍵 (蔡孟峰)

蔡孟峰 / 媒體工作者 2016/05/09 16:12 點閱 1789 次
從一介素人透過網路影音頻道竄紅的「papi醬」,已經引起不少媒體關注和分析其後續情勢發展。(photo by 網路截圖)
從一介素人透過網路影音頻道竄紅的「papi醬」,已經引起不少媒體關注和分析其後續情勢發展。(photo by 網路截圖)

大陸今年冒出一個「papi醬」的影音頻道,有社群以他為「產品」召開了拍賣會,被以2千2百萬元人民幣標下;在台灣被列為涉及違反善良風俗的前LA Boys團長黃立成創辦的17App直播,也獲得大陸創投公司1.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挹注,兩者都成為大陸正在興起的「網紅經濟」。

黃立成對於台灣影劇圈並不陌生,後來他所經營的行業一直傳出許多負面評價,「17App」更有多次被檢舉有隱射色情的內容;「papi醬」是一位素人姜逸磊,用很簡易的方式製作網絡視頻,憑著很率性的個人風格,不跟著腳本照本宣科,用很通俗的語言,對於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加以點評或諷刺,如今幾乎可以用「爆紅」來形容。

為什麼「17App」和「papi醬」的旋風,能夠迅速襲捲大陸網絡風潮,還吸引搶標和巨額的注資?從大的方向來說,因為大陸快速發展互聯網,只要內容「有料」就是有賣點;再則,說是素人,其實是被有目的性地包裝,但一般民眾根本看不出來,在追求高點擊率的網絡上,就可迅速擴散影響範圍,只要貼近民心感同深受,就能夠創造出上千萬甚至上億的點擊人次。

台灣也曾經創造許多的「網紅」,而且時間要追溯到至少五年前甚至更早,女性的網紅被稱為宅男殺手,引起許多宅男為他們在網絡上推波助瀾,點擊率可能一日上萬人次就稱為驟增,爆紅以後就被電視台綜藝節目注意到,成了被節目形塑的藝人,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風格;男性網紅靠的是無厘頭的表演模式,或尖銳的批判,但成了談話性節目班底以後,同樣少了新鮮感。

網紅經濟的確造成大陸網絡上的一股風潮,但不見得每一位網路素人都能受到特別關注,當拍賣「papi醬」獲得高價注資以後,勢必得走上大陸合法慣用的置入性商業模式,很多的商品會開始像廣告版面一樣,加到「papi醬」身上,但視頻的拍攝需要完全的專業,一旦有了商業利益,「papi醬」會不會還維持高人氣,還有上億的點擊人次,也值得懷疑。

台灣最近似乎又出現一些網路素人,用搞笑的橋段企圖以時事議題創造網紅的價值,但太傾向政治化,難以讓太多鄉民認同,以至於曇花一現。

在網絡經濟學的未來式上,雖然形勢大好,但也要是自然的呈現,秒觸人心,貼近生活,才有長遠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