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十字報》 La Croix
自3月27日從IS手上奪回敘利亞古城巴爾米拉(聖經中的達莫城,所羅門王為積貨和屯車輛兵馬所造的諸城之一)之後,損失評估與重建計畫來到了一個關卡。
巴爾米拉特拉法加廣場的凱旋門,在去年10月被IS炸毀,但由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和杜拜未來博物館成立的「數位考古學研究機構」(IDA)卻擬在紐約和倫敦用數位技術重建這有2千年歷史的48英尺拱門。對他們來說,數位古蹟的文檔保存,是實地重建的基礎。
敘利亞在戰前有150個活躍的考古遺址,其中半數為法國考古界跟敘利亞當地合作開挖。法國人也是最早在巴爾米拉光復後頭兩個禮拜,就得以航拍考察該城市毀損狀況的團隊。但他們最清楚:大馬士革政權和俄羅斯想以藝術文明的救世主自居,然而正是他們的軍隊在毫不愛惜古物的情況下在戰地肆虐。
敘利亞古物博物館的現任總幹事米歇爾‧邁格迪西則表示,他對古蹟重建的願望遭受到許多政治批判,為了實踐決心,他動員了2500名公家人員在戰地搶救古物到大馬士革,但手下不但有15人遭叛軍或恐怖份子殺害,其餘的人也日日受到死亡威脅。
他希望能在和平恢復後,得以立刻透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線啟動募資重建計畫──除了凱旋門外,還有這裡最輝煌的巴力神廟。
然而該館前總幹事米歇爾‧邁格迪西娓娓道出一個故事:「我是在戰爭前最後一個留在該遺址工作的。2011年8月,這裡已看不見任何遊客。在晚上,我能在巴力神廟的內殿聽見莫扎特的安魂曲。這是3D影像技術無法捕捉的氛圍。即使我們重建了,那份轟然肅穆的氛圍也回不來了。」他相信,未來像是這樣的古蹟,我們只能透過虛擬實境緬懷了。
http://www.la-croix.com/Monde/Moyen-Orient/Reconstruire-Palmyre-debat-politique-2016-04-18-120075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