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楊尚為綜合報導】中國哲學家並不是傳統的保守份子,他們在各自的時期都是激進的思想家,經常探索、衝擊社會的常規。近年來,中國哲學課程成為美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衛報》(http://goo.gl/iktkik) 報導,相較於西方哲學家常提出一些大哉問,中國哲學家試圖從「你如何度過日常生活?」這類小問題,強調出巨大的改變都來自於平凡與觸手可及的地方。
哈佛大學東亞所教授普特在校內開授《經典中國道德與政治理論》,課程中除了讓學生比較東、西方思想的差異外,也重新思考傳統與現代的不同。開課一開始是在普通教室,但後來因應人數過度,移動到哈佛校內最大的展廳。普特推測,因為課程可以實現哈佛學生最核心的需求-「道德觀念」。哈佛大學學生也說,中國哲學不僅改變自己的觀點,也讓他用不同角度看世界。
普特和作家葛洛絲陸共同書寫、出版《道路:中國哲學家如何教我們過好生活》。內容將普特在課堂中的講學化為文字,提到在現代與傳統智慧的交錯時,自己改變的一個小動作,說不定能讓自己和世界都變得更好。
普特及格洛絲陸從書中截取出了幾個重要論點:
中國哲學家認為,人的個性是由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所建構而成,跟不同人接觸時都會引出不同層次的個性,漸漸形成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和情感慣性;這也說明了人的個性都擁有無數個不同的可能性。
西元前六世紀,孔子提出關於「真實的自我」和「不真實的自我」的問題。他說,當你找到「自我」時,那也只是一個瞬間,不能讓那個瞬間限制住。要繼續對自己誠實,就必須承認人很複雜,並學會自我教化,知道自己是不斷在改變的。每一個瞬間都可能是真實,也可能是不真實的,並持續前進。
人們做決定時都傾向於用「現在的」自己去規劃「未來的」自己要做什麼事,常讓自己困在「稍早所作的決定」的框架當中。因此孟子認為,要隨時依據自身相關的經驗,時時修正軌道;不能認為這個世界是「穩定的」,必須接受這個世界隨時都在改變。
西方哲學家常認為堅強、主見是成功所必須,但老子主張,柔弱能勝出剛強。老子並不是指被動,而是要人們視世界萬物都有所連結,且層次分明,希望人能理解這些連結,並巧妙的隨著情況改變,能在不讓他人知覺的情況下領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