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許瑋哲台北報導】「韓國最初在實施電子支付時,打出使用即可減免所得稅優惠,結果稅收不減反增。」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詹庭禎22日表示,韓國的稅收淨額從電子支付實施初期1994年的13兆到2011年51.9兆,反而有效掌握稅流。台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強調,但對小型微利企業是挑戰,稅收的增加可能會反應在產品價格。
立委曾銘宗22日舉辦「無現金社會」公聽會,他表示,韓國在2015年,電子支付占個人消費支出的77%,香港也有65%,但台灣卻只有26%。詹庭禎指出,為加速提升國內電子支付普及率,金管會提出5年倍增計畫,從目前26%提升到52%。
「電子支付不但不會減少稅收,反而是會增加稅收。」詹庭禎說,提升方法會以加速信用卡及電子票證等電子支付工具端末設備整合事宜、提升公部門及醫療機構電子支付服務,並提出韓國政策成效研討報告。
王可言也指出,若在台灣要落實無現金社會,對小型微利企業來說是項挑戰,如夜市中,要如何讓每個店家都有刷卡或感應的機器?接著若真的電子化後,他們就必須開始面臨繳稅的狀況,稅收的增加此時可能就會反應在產品的價格上,影響到消費者。
「以台灣來說,使用現金交易最多的是弱勢族群,有錢人大都使用信用卡交易。」王可言指出,即便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化的情況,依然有人是沒有手機可用,政府要如何解決這項問題,也是落實無現金社會的考驗。
王可言強調,真要落實無現金社會,其實就是消費行為的改變,現在的法規沒有問題,是配套措施有沒有做好。他建議,對於小型微利企業來說,政府應讓他們知道繳稅是正常的,調整他們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