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長期照顧失智者如同壓力鍋,若未尋求協助,恐患憂鬱症。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公布資料顯示,在2015年全國失智症關懷專線尋求協助中,只有2成是男性,顯見男性較不願意使用協助資源。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7日受訪時表示,「建議女性家屬能多觀察、體諒,並在失智患者看門診時,協助男性向醫師尋求幫助。」
賴德仁指出,2月25日在日本發生83歲老翁,疑似長期照顧77歲失智症妻子,導致身心俱疲,最後持刀刺死妻子,並絕食2周身亡。雖然台灣還未發生類似的極端事件,但在失智人口持續成長的環境下,討論照護者壓力議題刻不容緩,「特別是男性照顧者不習慣尋求協助,一旦無法承受照顧重擔,採取的反應可能較為激烈。」
「在全國失智症關懷專線的3358通電話諮詢中,女性使用者佔了78.82%,男性使用者佔了21.18%。」賴德仁表示,線上求助系統中,女性使用者佔66%,男性僅佔34%,顯見女性照顧者較願意接受協助,比男性照顧者高出了2至6倍。
「男性照顧者雖只佔了3成,但通常不願意尋求協助。」徐文俊7日受訪時說,照顧的心理壓力就如同壓力鍋,雖然男性體力或心智較剛毅能撐住,但長期下來也易罹患憂鬱症。他建議,失智患者女性家屬要多了解男性家屬的困難,並協助男性家屬在陪同失智症患者看醫院門診時,主動向醫師尋求協助。
徐文俊建議,除了照顧者可多利用醫院、民間關懷失智症團體的資源外,失智症門診醫師也可在問診中多向家屬詢問「最難照顧失智患者的問題是什麼」、「家屬需要什麼樣的幫助」,讓家屬有機會開口求助。
「門診中常遇到男性家屬不願訴說的情況,要靠醫師多引導。」書田診所神經內科主任黃啟訓說,有時會因失智患者病況複雜,男性又難低頭示弱,他鼓勵男性家屬到門診時能盡量向醫師描述,不要難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