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學制搭配是採一學年兩學期,最近有些學校教師倡議效法美國學制採一學年4學期制,教育部同意研議實施。其實每學期20至21週的學習,冗長的課程讓師生疲倦,若每學年可以分為4學制,老師、學生都可有喘息時間。
讀書人有打油詩:「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高氣爽好玩耍,收拾書包好過年。」隨著氣候變化,夏天太炎熱,學習心情浮動;冬天太寒冷,穿著厚重衣物,早上起不了床,總是違反好逸惡勞的人性,若每學期時間都可控制在九至十周,學習將是一種期待,而不是折磨。
一個多元社會應該有多元的學期制,在國外大學為了招收短期進修生,可能一學年分成3學期,台灣並不是不能推廣3學期或4學期,因為一學年兩學期的教學進度多,往往讓師生續航力不足。
當一學年可以變成3或4學期時,某些科目如果不及格,可以在下學期就重修,現在上、下學期制,如果某學科不及格,幾乎不可能重修,只能讓台灣教育品質缺乏品管機制。
若能區分為春、夏、秋、冬四段長短不一的假期,或許春假可以跟著春節走,也許6月畢業季也是在校生結業季節,端午節後就陸續放暑假,暑假可以縮短,8月、9月變成一個戶外課程與選修活動的運動季;再跟隨著中秋到來,變成為期兩周的中秋假;12月下旬配合耶誔節到元旦後,可以有寒假。
一般上班族都有特休假期,學生變成有四個假期可以親子相處,學校也可以機動舉辦社團、夏令營活動,給學生塊狀的學習,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