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台北報導】偏鄉孩子課後到處「蛇」,恐怕會造成身心發展問題!兒福聯盟21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出,偏鄉孩子有36.4%放學後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外面遊蕩,這群「偏鄉遊童」中,更有37.2%在過去一年曾遭遇意外傷害、被騷擾或霸凌等不良經驗,還有44.6%晚餐都是自理,常常有一餐沒一餐。
「無聊、無聊,我好無聊喔!」這是小香最常對社工阿姨說的一句話,就讀3年級的她,因為媽媽生病、外公必須扛起家裡經濟重擔,從小學1年級她就得學著自己打理生活起居、自己走路上學。放學後沒人陪的她常常到處閒晃,明明家裡離學校只要5分鐘路程,卻經常放學後1小時都不見人影,得出動村長用擴音器協尋。
據兒福聯盟20日公布的調查顯示,有20.3%的偏鄉家庭從未管束孩子放學後的去處,而這些在外遊蕩的孩子過去一年有37.2%曾遭遇不良經驗,平均每人遭遇了1.4次,目睹打架、破壞公物等偏差行為的比例,也會隨著在外遊蕩時間增加,從放學後直接回家的0.18%,到放學後遊蕩3小時以上的0.84%。
除此之外,孩子的健康問題也讓人擔心,因為有44.6%的偏鄉遊童都必須自理晚餐,常常有一餐沒一餐,吃了什麼也沒人知道。
兒福聯盟表示,偏鄉遊童現象凸顯了偏鄉「親職缺位」問題,呼籲學校透過推動課後輔導、課後社團活動,提供這些無人照料的孩子課後去處。諮商心理師潘琴葳也指出,政府應藉由增加教育經費,聘僱更多老師,開設課後課程來陪伴這類弱勢孩童。
兒福聯盟2015年「台灣偏鄉遊童現象」調查報告在2015年10月12日至11月20日進行,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根據中研院社會所台灣社會變遷調查所定義之偏鄉與高齡化地區及教育部國小名冊作為母體抽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