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造成公司嚴重虧損,被迫裁員或員工以無薪假因應營運危機,多少家庭的生計因此受到連累,味全成為頂新的代罪羔羊。(photo by Wikipedia)](/system/assets/images/000/024/014/big/%E4%B8%80%E6%97%A6%E9%80%A0%E6%88%90%E5%85%AC%E5%8F%B8%E5%9A%B4%E9%87%8D%E8%99%A7%E6%90%8D%EF%BC%8C%E8%A2%AB%E8%BF%AB%E8%A3%81%E5%93%A1%E6%88%96%E5%93%A1%E5%B7%A5%E4%BB%A5%E7%84%A1%E8%96%AA%E5%81%87%E5%9B%A0%E6%87%89%E7%87%9F%E9%81%8B%E5%8D%B1%E6%A9%9F%EF%BC%8C%E5%A4%9A%E5%B0%91%E5%AE%B6%E5%BA%AD%E7%9A%84%E7%94%9F%E8%A8%88%E5%9B%A0%E6%AD%A4%E5%8F%97%E5%88%B0%E9%80%A3%E7%B4%AF%EF%BC%8C%E5%91%B3%E5%85%A8%E6%88%90%E7%82%BA%E9%A0%82%E6%96%B0%E7%9A%84%E4%BB%A3%E7%BD%AA%E7%BE%94%E7%BE%8A%E3%80%82%EF%BC%88photo_by_Wikipedia%EF%BC%89.jpg?1450002708)
「秒買秒退」味全鮮乳能否達到「滅頂」的目的?目前看來並不如預期,已引發通路業者和民眾之間的衝突。「滅頂」行動在操作民粹下成為一種反動,不僅波及無辜的酪農與味全員工,更傷害社會信任,發起「滅頂」者,在手段上民眾能否思考用更文明的方式「滅頂」。
民主的台灣,民眾對任何違背公義,不符社會期待的事情,都可以透過不同管道發洩情緒、表達不滿,也因此才會有風起雲湧的「公民1985聯盟」和「太陽花學運」等社會運動。
【抵制有觸法之虞】
社會對源源不斷的食安風暴,已到臨界點,就在頂新爆發劣油事件後,直接將矛頭指向頂新魏家,以及與魏家有關的企業,於是,頂新擁有40%股權的味全公司成為「滅頂」行動的首要目標。拒買味全、林鳳營鮮乳和使用兩品牌的店家都成為抵制的對象。
這樣的作法,不僅造成好市多必須增加人力處理退貨手續,更衍生消費糾紛,甚至勞動警方派員處理。尤有甚者,未過期、腐壞的鮮乳,由於封口已遭戳破,必須予以銷毀,引來浪費食物的批評,「秒買秒退」已不僅傷害通路商與會員之間的信任,已有法界人士指出,造成的商家的損失,可能有觸法之虞。
【員工淪為箭靶】
至於要求味全公司向頂新買回持股,更是強人所難,除非持股者願意釋出,或者由味全公司高價購入,上市公司的營運、投資都必須向股東負責,頂新雖宣稱已退出公司經營權,但持有40%股權,可以隨時買下其他股份,要回主導權,這是味全始終無法與頂新集團脫鉤,「滅頂」指向味全的主因。
一旦造成公司嚴重虧損,被迫裁員或員工以無薪假因應營運危機,多少家庭的生計因此受到連累,味全成為頂新的代罪羔羊,而員工淪為無辜的箭靶,是「滅頂」始料所未及者。
「滅頂」從抵制到「秒買秒退」,行動的本質都是對抗無良商人的暴利和不公義,為何抵制可以得到共鳴,而「秒買秒退」卻有負面的聲音,原因就出在「秒買秒退」搞錯對象,必須由通路商、味全員工或酪農負擔抗爭所帶來的社會成本,一開始就失去正當性。
「滅頂」行動既是持久的抗爭,「滅頂」者應該考慮改弦更張說服社會,取得絕大多數民眾的支持,才會增加成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