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火捕魚文化 5日起金山展出

鄭羿菲 2015/12/02 19:08 點閱 44017 次
「蹦火仔」磺火船是台灣早期捕魚的文化,漁民利用硫磺礦「電土」,產生高亮光源,吸引捕撈趨光性強的青鱗魚,目前全世界只剩4艘,磺火文化展將在5日於新北市金山區中山堂展出。(photo by 文化部)
「蹦火仔」磺火船是台灣早期捕魚的文化,漁民利用硫磺礦「電土」,產生高亮光源,吸引捕撈趨光性強的青鱗魚,目前全世界只剩4艘,磺火文化展將在5日於新北市金山區中山堂展出。(photo by 文化部)

磺火捕魚文化 5日起金山展出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蹦火仔」磺火船是台灣早期捕魚的文化,漁民利用硫磺礦「電土」,產生高亮光源,吸引捕撈趨光性強的青鱗魚。文化部表示,經過觀光協會訪問耆老、調查周邊文物、拍攝影片及攝影等方式後,磺火捕魚文化將於5日起,在新北市金山區中山堂展出。

蹦火仔捕魚船,在30年前金山磺港還有30多艘,但目前全世界只剩4艘,大多都已改裝成抓小卷等漁船,文化局指出,古老特殊的捕魚方式源於原住民巴賽族,而磺火傳捕魚的魚貨時常滿船而歸,收入不錯。不過文化局強調,磺火漁民年齡多近70歲,文化技藝的傳承面臨相當大的問題。

經過多方的推動,2015年8月31日文化部正式核定蹦火仔是新北市無形文化資產,開始推動磺火捕魚文化產業。文化部表示,磺火文化展包括磺火捕魚攝影作品及文化紀錄片。

華江觀候鳥 濕地生態大賞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華江溼地12月將有6000餘隻候鳥雁鴨等民眾親眼野生捕捉!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表示,「2015臺北華江雁鴨季」在5日正式開跑,動保處將利用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帶民眾認識濕地生態,還有闖關遊戲、園遊會、濕地生態影片,及導覽民眾使用望遠鏡親眼捕捉野生雁鴨等活動。

華江濕地守護聯盟理事長范義彬說,每年的9月到隔年3月是候鳥雁鴨遷移到台灣的日子,而濕地復育有成也讓雁鴨選擇棲息華江濕地,雁鴨從去年的70多鳥種總計3500多隻次,成長到今年106鳥種共6004隻次,其中有小水鴨、綠頭鴨、花嘴鴨、尖尾鴨等雁鴨類,民眾可在最適合觀賞雁鴨的12月來一趟濕地生態賞鳥之旅。

華江溼地是離台北市中心最近的保護區,240公頃的濕地包含了2000多種植物與昆蟲的溼地生態,動保處技正陳以詮表示,一年四季都有鳥類可以觀賞,特別在12月更有每年的移民客候鳥與雁鴨可以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