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破冰一握 美中台互動維妙(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5/11/08 18:05 點閱 1656 次
兩岸和平發展的角度,兩岸領導人能坐下來談,總比劍拔弩張或隔空互嗆要來得實際。(photo by 馬英九臉書)
兩岸和平發展的角度,兩岸領導人能坐下來談,總比劍拔弩張或隔空互嗆要來得實際。(photo by 馬英九臉書)

全球矚目的「馬習會」登場,拆下構築在台灣海峽66年的高牆,馬英九和習近平的歷史之握,暫泯雙方的書劍恩仇,更深深影響兩岸關係的未來。

正如同外界預期,「馬習會」在「不簽協議、不發共同聲明、各自舉行記者會」的情況下,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會前,這次會面因具有開啟兩岸關係新頁的和平意義,因此唱和可獲諾貝爾和平獎者,或許言之過早;會後,奇摩新聞所做的即時民調,有68%的網友滿意馬英九總統表現,也只能略做參考。

【站在九二共識基礎上】
從兩岸和平發展的角度,兩岸領導人能坐下來談,總比劍拔弩張或隔空互嗆要來得實際。「馬習會」雖未達致具體重大實質的兩岸和平、合作發展、政治協商,但在確立「九二共識」是兩岸最大公約數方面,卻是馬習二人的「一五共識」。

至於對2016年總統大選的影響,恐怕未必會左右選情,但是,兩岸關係經此會面,絕對是台灣政治議程的優先選項。其一、追求民主價值的實踐,從解嚴後解構威權、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台灣在深化民主的道路,已確立人民主權的國體,人民手中握有決定總統的選票,已非中國以任何形式的「文攻武嚇」所能改變。

其二、「馬習會」確立「九二共識」是兩岸發展的政治基礎,唯有兩岸鞏固此共識,才有和平、合作的可能。換言之,民進黨即使再不願意,或試圖模糊兩岸議題,總統選舉回歸「九二共識」的論戰已無從迴避。

【放話民進黨】
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會後記者會上強調,「國台辦不會介入台灣選舉」、「習近平強調中台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就是台獨勢力。」中國從1996年起,每次試圖介入台灣選舉的作為,都適得其反,台灣人民展現的自主性,北京當局應有相當的認知,但張志軍這席話,似乎又對民進黨(泛綠)支持者語帶威脅。

畢竟,目前的選情確實不利於國民黨,台灣再次政黨輪替的機率甚高,民進黨的台獨意識也是既存現實,有了陳水扁「一邊一國」的經驗,更突顯北京對民進黨執政後的「台獨」意圖的不放心。

白宮在第一時間尚未對這場歷史性會面做出回應,從美中近期在政治、軍事、經濟各層面的交鋒,維持「鬥而不破」的美中關係,是歐巴馬政府的原則。

表面上,美國始終強調「兩岸繼續對話化解歧見,不希望任何一方採取片面行動改變現狀。」就地緣政治而言,台灣站在美國在西太平洋牽制中國擴張海權不可或缺的戰略高度,兩岸「維持現狀」有利其戰略佈局,馬政府若過度傾中才會是華府的核心關切。「馬習會」後,在馬英九總統缷任前,兩岸互動將更密切,也將為美中台三邊關係帶來微妙的變化。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馬習會」已然成為馬英九總統的歷史定位,也提供習近平為中國塑造和平形象的機會,然而,「九二共識」的內涵是台灣的「一中各表」,或是北京的「一中原則」,「馬習會」仍維持各說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