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不等於死亡 漸凍症也可用

許瑋哲 2015/09/21 18:04 點閱 5123 次
邱世哲強調,「10年前國人對於安寧的直覺是在等死,經過20年來的努力終於獲得認同。」(photo by 許瑋哲/台灣醒報)
邱世哲強調,「10年前國人對於安寧的直覺是在等死,經過20年來的努力終於獲得認同。」(photo by 許瑋哲/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許瑋哲台北報導】面對死亡,國人大都避而不談,但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卻將此視為生命成長必經的階段。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邱世哲21日於20週年慶時表示,「最常碰到的狀況就是民眾對安寧的直覺是等死。」秘書長黃銘源也強調,「並不是要病患提早面對死亡,而是要提倡安寧並不是只屬於晚期癌症病患,漸凍症患者也可以使用。」

安寧病房不只給癌症病患使用,漸凍症以及其他如心臟衰竭、大腦變質等八大病症的病患也可用。黃銘源說,「有些剛住進來的病患覺得到安寧病房代表生命沒救了,但沒想到接受治療後,病狀竟然痊癒後,反而不想出去了。」他也希望藉此能讓大家了解安寧病房並不是屬於只給生命即將結束的病患。

安寧照顧協會幫助末期病人做完整的安寧照顧,一般醫院一個護士要照顧7床的病人,但安寧病房的護理人員一人只需照顧3床,照護更為周全。黃銘源表示,「安寧的治療可以舒緩病人的疼痛,讓他們可以不受痛苦的折磨。」現今全國已有85所醫院提供安寧病房、居家及共同照護的服務。

邱世哲強調,「10年前國人對於安寧的直覺是在等死,經過20年來的努力終於獲得認同,連安寧意願書健保IC卡註冊也超過30萬人了。」黃銘源也表示,「面對親人的生命安危,你有多大的信心幫他決定該如何治療?IC卡註冊就是給病患選擇想要的醫療急救方式。」(*IC卡註冊可將病患希望的急救方式儲存健保卡中,例如是否接受安寧緩和治療或不施行心肺復甦治療等)

對於生死議題,現場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吳庶深教授表示,善用電影劇情,可讓生死議題不嚴肅,進而推廣安寧醫療的觀念。吳庶深舉了《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電影為例,女主角24歲就罹患乳癌,也許癌症對很多觀眾來說可能很遙遠,但20歲卻不遙遠,進而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