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內外雙重壓力下,發表了二戰後70週年的〈安倍談話〉,承認日本在二戰期間犯下的歷史錯誤,也表達懊悔和歉意,但各界「聽其言、觀其行」,咸認他是表理不一。
被封為日本二戰歷史認知的三個支柱,〈宮澤(喜一)談話〉、〈河野(洋平)談話〉,以及〈村山談話〉,內容深切反省且為日本二戰時期的殖民統治和侵略道歉,尤其是〈村山談話〉,明確將「殖民統治」、「侵略」、「深刻反省」、「謝罪」四個核心措辭載入,日後便成為檢驗日本對二戰史觀、國家領導人對於侵略和殖民統治歷史反省與懺悔與否的重要指標。
【安保法到安倍談話】
安倍晉三選在15日「終戰紀念日」前夕發表戰後70週年談話,刻意避開明仁天皇在終戰紀念日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映照日本國民對天皇地位的尊崇,加上這次談話是在國內反戰聲浪持續攀升、安倍的民調下滑探底,以及中、韓對日本二戰「暴行」的怨憤下,成為國內外各方審視安倍二戰史觀的重要且敏感的政治議題。
換言之,安倍晉三是在背負著國內外的壓力,並被期待繼承〈村山談話〉的壓力之下發表了〈安倍談話〉,內容才會在關鍵字上字字酙酌。
2014年安倍利用眾院多數優勢,強行通過「安保」法案。此舉非但引來曾受日本侵略、殖民國家憂心日本重返軍國主義,安保法更可能讓日本捲入海外戰爭,危及國民利益,激起國內反戰抗議聲浪。
【安倍大打太極】
安倍在談話中雖承認日本的二戰時期的過錯,「對中國人民犯下令人遺憾的事情,讓中國人民深受戰爭傷害」表達懊悔與歉意,深切表達「將歷史教訓銘記在心,不再使用武力,和平解決問題」表面上看來,似乎有外交政策轉向的意味,藉此向中韓遞出橄欖枝,但記者會上回答:「哪種行為是侵略,應委由歷史學家去討論。」又把安倍的「右翼政治學」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