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死亡頻傳 民眾戲水應注意警示

宋卉凌 2015/07/07 18:41 點閱 4849 次
內政部消防署提醒,民眾戲水須自制。(photo by Nisa yeh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內政部消防署提醒,民眾戲水須自制。(photo by Nisa yeh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宋卉凌綜合報導】暑假戲水溺水事件頻傳,今年1月至6月底統計已有10起死亡案例,其中有3起發生在新北市。內政部消防署災害搶救科專員吳禮安7日表示,「沒有絕對安全或危險的水域。」意外發生絕大部分是個人輕忽警示所致,而一般縣市政府應於意外比例高的地點設置救生器具,讓民眾在消防救援到達之前能「自力救濟」。

【暑假救溺高峰期】
基隆市6日再傳溺水意外,連續兩天的溺水案件引發民眾對於政府相關措施的討論。據統計,截至上半年共有19起戲水意外、10起死亡案例的發生。其中,而發生在新北市的3起意外當中,光烏來一區就有2起溺水身亡的事件,消防署表示,「戲水遊玩」一直是5大溺水原因之一。

內政部消防署災害搶救科吳禮安專員指出,許多案件的發生並非毫無預警,最重要的還是人的行為。吳禮安強調,「民眾看到有礁石或暗流的危險水域警告,常常是輕忽的,導致救援就像『補破網』一樣。」

【自制是最好的預防】
「以近幾起溺水事故來說,地點多半發生於近海與溪河地帶。」內政部消防署表示,絕大部分案件都是個人輕忽大自然的力量,無視警告標語而發生意外,「其中又以大學生自行結伴遊玩的比例為高。」他認為,出門戲水務必選擇有救生員的地點,家長也要特別注意孩童的動向,「沒有絕對安全或危險的水域,最好的預防還是在個人行為自制。」

消防署表示,「一般縣市政府每個月都會整理溺水案件的地點,並在意外發生比例高的地點設置繩索或救生圈等救生器具。」歷年來,消防署在4到9月期間都會要求各縣市政府整備救援器具,讓一般民眾得以自力救助,彌補消防救援抵達之前的空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