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自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債務危機始終無法解決,近期又未能達成和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之間的債權談判協議,不僅直接掀起國際金融市場波瀾,更間接觸動歐洲地緣政治板塊運動。
希臘債務危機一度在接受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撙節措施,暫時獲得舒緩。但是,左派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piras)上台後,一方面難以接受債權人設定的初級財政盈餘必須達到GDP的4.5%的要求;另一方面,為執行削減財政開支計劃,就必須增稅「開源」,同時調整公務員薪資、退撫金等開支「節流」,引發希臘人民強烈反彈。
橫亙眼前的關頭是,若未獲得72億歐元的紓困金,將無力償還6月底到期的15億歐元債款,倒債危機已迫在眉睫。
【希臘債涉多國利益】
從國際社會的角度來看,希臘債務危機涉及希臘、歐洲央行、IMF及其他債權人之間的的利益,各方的根本分歧就在於,希臘被要求實施緊縮財政政策。事實上,從IMF金援拉美、東亞金融危機的經驗,非但未能徹底翻轉受援國的經濟體質,反而因實施緊縮政策,更加劇經濟困境,希臘只是另一個受害者。
何況,上次債務危機達到臨界點時,德、法等國擔心本身利益受損,同時為顧及歐元區的完整性,倉促提出救助措施,也只能暫時止血,根本治標而不治本。
希臘危機更涉及巴爾幹半島的地緣政治,以及美國、俄羅斯之間的複雜關係。歐盟在烏俄衝突之後,跟隨美國對俄羅斯祭出制裁,但各國考量本身利益,普遍同床異夢,歐盟已經變得不穩定。
齊普拉斯執政後,為避免被歐盟孤立,不僅在政治上加強與克里姆林宮發展雙邊關係,更在經濟上倒向俄羅斯,期待獲得俄羅斯更多貸款,解決財政困境。如果因債務機未解,希臘直接退出歐盟,屆時,俄羅斯勢力因此漁翁得利,趁機進入巴爾幹半島,則一場地緣政治博奕無可避免。
【希臘危機助長恐慌】
基於希臘經濟規模小,退出歐元區對經濟的影響不大,但是,希臘危機會助長恐慌情緒,導致美元升值和歐元的貶值,已經逼使歐盟各國取得必須儘快解決的共識,不論是挹注更多資金或是放任希臘倒閉。問題在於,希臘退出歐元區,意味著歐元區的發展進程將從擴張走向收縮,對歐洲經濟的心理衝擊,可能導致「歐豬五國」等脆弱國家再次陷入困境,必然延緩歐洲經濟復甦的進程。
隨著希臘償還債務最後期限的逼近,布魯塞爾的債務談判時間所剩不多,即便歐盟和德、法對希臘解決問題的方案有所不滿,仍舊抱持儘可能留住希臘的期待,因為不希望給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插旗的機會。
一言以蔽之,希臘債務危機一旦陷入死胡同,最終退出歐元區,歐洲地緣政治板塊運動難免,震央就在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