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沒221年奴隸船 遺物重現開普敦

鄭宇晴 2015/06/02 18:13 點閱 4154 次
開普敦博物館展出一批葡萄牙奴隸船內的物品,包括限制奴隸行動的鐐銬等。圖為利物浦國際奴隸博物館展品。(photo by wikipedia)
開普敦博物館展出一批葡萄牙奴隸船內的物品,包括限制奴隸行動的鐐銬等。圖為利物浦國際奴隸博物館展品。(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鄭宇晴綜合報導】221年前的東非奴隸運輸船再現世人眼前。開普敦博物館於2日展出一批葡萄牙沉船內的遺物,包括鐵製鐐銬、鐵製壓艙物及木製滑輪等。該船1794年於開普敦外海沉沒,當時正企圖將超過400名非洲奴隸從莫三比克運往巴西。

英國《BBC》報導,該沉船屬一艘名為São José-Paquete de Africa的葡萄牙奴隸船,於1794年12月3日從莫三比克出發,載著超過400名東非住民前往巴西進行奴隸貿易,然而因惡劣海象,12月27日沉沒於開普敦外海100公尺處,造成200名左右奴隸死亡,船長、船員們及超過半數奴隸則獲救。研究員指出,這些獲救的東非住民還是難逃成為奴隸的命運,於開普敦奴隸市場被售出。

「這艘奴隸船非常具歷史代表性,是最早嘗試將莫三比克以北的東非人引入跨太平洋奴隸貿易的船隻之一。」邦奇指出,在18世紀以前,葡萄牙人多從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及非洲南部的莫三比克獲取奴隸。「這樣的嘗試,使得悲慘的跨海奴隸貿易又延長進行了好幾十年。」

開普敦博物館2日展出的船骸遺物中,包括幾具控制奴隸行動的鐵製鐐銬、鐵製壓艙物及木製滑輪等。「從鐵製壓艙物的數量來看,這艘船艦當時的確載滿了奴隸,」邦奇表示,「人類不如其他貨物般沉重,因此需大量壓艙物來穩住船身。」

沉船遺址於2008年被南非業餘尋寶者發現,然而考古學家一度將這艘船艦錯認為更早之前的荷蘭商船,直到2010年研究人員在船骸中發現船長日誌,才意識到這是文獻中記載、於貿易途中沉沒的葡萄牙奴隸船São José-Paquete de Africa號。

邦奇指出,「這艘船永遠不會回到非洲大陸,也象徵著跨大西洋奴隸貿易中,數千萬名的非洲人再也不會回到他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