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海蟾蜍肆虐 學者籲人道解決

鄭宇晴 2015/05/27 13:51 點閱 11278 次
澳洲學者呼籲民眾以最人道的撲殺做法,將海蟾蜍放進冰箱及冰櫃中,讓牠結凍死去。(photo by wikipedia)
澳洲學者呼籲民眾以最人道的撲殺做法,將海蟾蜍放進冰箱及冰櫃中,讓牠結凍死去。(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鄭宇晴綜合報導】對環境有害的海蟾蜍也有人權!澳洲學者近日指出,政府鼓勵以棍棒擊斃海蟾蜍的作法並不人道,呼籲民眾以最人道的撲殺做法,將海蟾蜍放進冰箱及冰櫃中,讓牠結凍死去。「海蟾蜍80年前被帶到這片土地上,並不是牠們的錯,」雪梨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瑞克‧西恩表示,「我們應以人道的方式對待牠們。」

海蟾蜍80年前由澳洲政府自南美洲引入,試圖控制甘蔗園的甲蟲害,沒想到繁衍後數量暴增至1億多隻,反而危害本土物種,政府因此鼓勵民眾以板球板或高爾夫球桿撲殺,民間甚至出現「棒打蟾蜍」社區組織,每年有數以千計的海蟾蜍遭毆死亡。然而近日有學者呼籲,應以更人道的處理方式,讓海蟾蜍慢慢結凍死去。

研究員將小小的紀錄器連結至海蟾蜍腦部,以偵測其疼痛程度,再將海蟾蜍放入冰箱中,數小時後再移至冰櫃。「我們發現海蟾蜍的腦部很快就陷入麻痺狀態,過程中沒有偵測出任何疼痛反應。」西恩指出,此做法20年前曾盛極一時,然而當時的動物倫理委員會指出,海蟾蜍會因腳趾早於頭部結凍而感到痛苦,因此並不鼓勵民眾採用。

「我們的研究證實,冰凍法才是撲殺兩棲類或爬蟲類最人道的方式。」西恩指出,若以棍棒擊殺,除了會造成海蟾蜍極大痛苦外,也可能遭海蟾蜍毒液飛濺至眼睛,造成傷害。

海蟾蜍又名蔗蟾蜍,身長約10至15公分,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牠們的繁殖能力強,一次可以產下幾千顆卵,現廣泛分布於澳洲西部金伯利區、北部達爾文區以及昆士蘭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