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接觸嬰兒 可提高母乳哺育

張振鴻 2015/03/31 16:03 點閱 3929 次
早期肌膚接觸與母子同室可提高純母乳哺育的成功率。(photo by 網路截圖)
早期肌膚接觸與母子同室可提高純母乳哺育的成功率。(photo by 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張振鴻台北報導】「早期肌膚接觸與親子同室,可提高母乳哺育的成功率。」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31日表示,產婦在產後體力恢復之際,提早與嬰兒肌膚接觸,與實行母子同居一室,不僅可使母親在哺育母乳時更加順暢,也可讓母子同時接受照顧,並降低嬰兒集體感染的風險。

邱淑媞於31日舉辦的「乳慕之情」記者會上說,過去兩年國內的純母乳哺育率持續微幅下降,研究指出早期肌膚接觸與親子同室比例的下降是主要因素。她也呼籲,國內應重視母乳對嬰兒健康的助益,例如減少嬰兒過敏、成人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同時也可避免母親產後肥胖的健康問題。哺乳媽媽於現場分享心得:「一直陪在寶寶身邊,雖然有點累,但我也覺得很安心。」。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出生後應儘速放在母親懷裡,以皮膚接觸的方式,一方面讓寶寶因體溫產生安全感而穩定體溫與呼吸,母親則能因接觸而產生哺乳意願和泌乳反應。至於產後多久以內應進行早期肌膚接觸,台大醫院護理長李怡樺建議,自然產及產婦剖腹產清醒後30分鐘內,即可進行肌膚接觸。

「親子同室是指嬰兒出生後,在產婦床邊有自己的床,接受母親的照料,24小時內不離開超過1小時。」倘若嬰兒有健康方面的疑慮,而需要接受專業照護,彰化基督教醫院護理部督導長李心慈也建議,可在哺乳時間將嬰兒送至母親身邊,由母親於床邊哺乳。義大醫院副院長張基昌說,親子同室也可降低寶寶待在嬰兒室,因而發生集體院內感染的風險。

至於疾管局曾提出母乳有提高嬰兒感染疾病的說法,因而造成近兩年母乳哺育率下降的疑慮,邱淑媞則極力澄清,WHO的研究都指出母乳的成分確實能有效降低嬰兒減少感染,呼籲產婦仍應正視親自哺育母乳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