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商業化,應先減少疑慮 (居隱)

居隱 / 社工師 2015/03/10 12:13 點閱 1718 次
兩岸服務業貿易協定將開放中國大陸資金,投資長期照顧服務單位。(photo by Tai_Chi ,wikipedia)
兩岸服務業貿易協定將開放中國大陸資金,投資長期照顧服務單位。(photo by Tai_Chi ,wikipedia)

今年二月十七日拜讀陳長文律師,於聯合報發表的<政策迷路 自己的長照自己救>投書,提到反對營利企業投入長照服務是個迷思,筆者曾從事長照服務領域,對此分享一些看法。

雖現在台灣已有營利藥廠、保全公司在徵求社工,投入商品化的長照服務,但社福專業人員長期服務弱勢民眾,看見其中不少民眾因為貧窮,連基本生存都有困難,更別說付錢用各項專業服務,對社福政策有「去商品化」期待,以保障人的生存權益。

因此面對營利企業投入長照服務,不少社福專業人員擔心,營利長期照顧單位為確保營收,過度控制成本、縮減人力,造成所需設備不夠、工作負擔太重,影響服務品質;也擔心服務訂價太高,排擠貧窮民眾使用服務機會。

尤其去年不少社工及相關科系學生,從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得知,兩岸服務業貿易協定將開放中國大陸資金,投資長期照顧服務單位,而詫異這麼重要政策,身邊只有寥寥幾人略知一二?一邊擔憂「黑箱作業」搞壞台灣社福體系,一邊集結抗議。

所以開放營利企業投入長照服務前,筆者建議這樣做,減少社福專業人員疑慮:

一、 加強政策溝通:筆者希望官員宣傳政策、邀民眾參加政策說明會前,思考該如何宣傳才會讓民眾知道。

二、 訂定明確實用的倫理守則,改善專業教育:期待相關專業公會、科系,多跟實務工作者討論,訂定更詳盡的倫理守則,並改善教學過程,讓學生思考該如何做,才可真正保障服務對象權益?

三、 調整評鑑方式:官員每隔幾年會請專家學者,定期評鑑長期照顧單位,以筆者的工作經驗所知,現有評鑑標準多且嚴格。期待以後學其他行業,用「神秘客」制度突擊檢查,減少作假問題。

四、 用商業力量監督:像是邀媒體設立專欄,給使用長照服務的民眾投稿心得文,用平民的角度,一起監督長照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