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布克獎得主來台 要談如何寫作

陳昱穎 2015/02/10 20:37 點閱 4856 次
史上最年輕的曼布克獎得主、紐西蘭籍作家伊蓮諾‧卡頓首次來台,13日下午會和台灣讀者見面。(photo by 陳昱穎/台灣醒報)
史上最年輕的曼布克獎得主、紐西蘭籍作家伊蓮諾‧卡頓首次來台,13日下午會和台灣讀者見面。(photo by 陳昱穎/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陳昱穎台北報導】史上最年輕的曼布克獎得主、紐西蘭籍作家伊蓮諾‧卡頓10日出席2015台北國際書展展前記者會,並於13日下午在台北世貿紐西蘭主題館舉辦簽書會,和台灣讀者見面。這次是她首次來台灣,她表示,9日隨著導遊吃了台灣美食,如小籠包,發現是有生以來吃到最好吃的食物,後續還會去泡溫泉。她希望離開台灣時,行李箱中能裝著滿滿的書。

伊蓮諾‧卡頓第2本創作《發光體》,讓她在28歲就獲得2013年的英國曼布克獎,即當代英語小說界最重要的殊榮。她表示,當初寫作《發光體》就是給自己的挑戰,故事由一起懸疑謀殺案開始,背景設定在1860年代、經歷第2波淘金熱的紐西蘭南島西岸小鎮中,結構完整而情節又有彈性。但她說,在得獎過後的兩年間,從未再動筆,反而旅遊世界,接觸不同文化,並分享創作經驗。

【談創意和技巧】
伊蓮諾‧卡頓10日分享關於創作的技巧和原創性,並鼓勵年輕人投入創作,講述內容如下:

我想分享一則道聽塗說的小故事,在18世紀的時候,有一個年輕的作家把自己的手稿寄給了英國作家兼思想家Samuel Johnson,想請前輩做點評,Samuel Johnson接過手稿之後,寫了一封回信說:「這位年輕的作家,你的稿子非常有原創性,內容也很好,不過唯一的問題是,好的地方並不是在原創的部分,而原創的部分又不夠好。」

有人說,藝術的創意及技巧應該是兩者並存,不可分割的,不過我想暫時將兩個分開來評估。我們都知道技巧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幾,比起年輕作家來說,資深作家的優勢就是他們在創作和閱讀上,已經投注了大量的時間。在他們漫長的寫作生涯當中,閱讀自己早期創作的作品,往往會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感受。他們會想說:「現在的我,比起寫這個創作時候的我,增長了更多年歲,多讀了更多的書,對人生也更有感觸,了解也更多了。」

作家都會懷著一種震撼、懷舊或沮喪的心態,來看待自己過去創作的文字,可能是一封封石沉大海的情書、一頁頁的日記、無數的仿作、失敗的實驗創作,這些可以說是養成寫作技巧的基本功,促使我們茁壯的是失敗,而不是成功。而在達到登峰造極水準之前,許多作家都勇於嘗試錯誤,並從錯誤當中不斷的學習。

【年輕更多驚奇】
與創作技巧相比,原創性有著截然不同的優點及條件,這方面年輕作家其實更占優勢,因為他們是初生之犢,有著昂揚的鬥志,並勇於挑戰,往往和當代文化變遷的軌跡更為接近,也有更多的接觸。

值得羨慕的一點,就是他們還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閱讀偉大的文學作品、墜入愛河、環遊世界,而這些驚奇和活力一定都會注入到他們的創作當中,每一個「第一次」接觸本身就有一定的原創性,第一次接觸就是源源不絕、充滿了新鮮感。

每活過一天,我們就會衍伸無數可能的關聯,而這個當下和未來任何可能投射之間的關聯,或者是這個當下和任何建構出來的過去之間的關聯。所以一本1920年創作的小說,在2015年讀起來,仍舊是一個很獨特的經驗;一本2015年出版、但故事背景設定在1920年的書,兩個不同時代,同樣有建立獨特的視角。

【健全的藝術社群】
原創性和創作技巧是健全藝術作品不可或缺的兩塊,我們可以進一步說,健全的藝術社群會鼓勵、歌頌這兩者,這一個社群也許融合了前輩與新人、熟悉與陌生、通俗與瑰琦,社群中最佳的談話會建立在一句話上:「我能教你多少,就能夠學習多少。」如果這樣的對話能出現在不同世代、文化、語言和文類,我覺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我始終相信作家的一個特權,在於可以選擇自己的祖先,甚至可以設計自己的祖譜。我身為一個紐西蘭作家,不代表必須跟隨其他紐西蘭作家的腳步,就好像21世紀的作家未必只能夠從現代吸取養分,相反的,每一次經驗、每一本新書、每一次新的遇合,都是接受藝術洗禮的美好可能,都能夠活化我們的思維。

我謹此代表全體紐西蘭的作家,誠摯的感謝台北國際書展邀請我們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家,能夠來到這邊和大家分享紐西蘭精彩的文學作品,並且見識台灣優秀的文學創作,我們感到開心又榮幸。我也期待能夠在這裡激盪出新的火花,也期待能夠把台北寫入我們的祖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