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溼地除汙 二仁溪彈塗魚出沒

游昇俯 2015/01/27 19:26 點閱 6136 次
環保署補助台南市、高雄市設置的灣裡、太爺濕地,已成功改善二仁溪水質,濕地沿岸已可見彈塗魚、招潮蟹等多種生態。(photo by 環保署影片截圖)
環保署補助台南市、高雄市設置的灣裡、太爺濕地,已成功改善二仁溪水質,濕地沿岸已可見彈塗魚、招潮蟹等多種生態。(photo by 環保署影片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游昇俯台北報導】早年深受沿岸糖廠、廢五金工廠等事業廢棄物汙染的二仁溪,竟能重見彈塗魚、招潮蟹等自然生態。環保署推動除汙型人工溼地設置,改善河川水體水質有成,昔日全流域皆屬嚴重汙染的二仁溪,已減低為中度汙染程度,如今生態復育成功,成為地方民間團體環境教育的最佳素材。

環保署自91年起推動設置除汙型人工溼地,截至去年,全國已設置59處除汙型人工溼地,估計每日可處理汙水273,799公噸,流經台南市、高雄市的二仁溪成為人工濕地淨化水質的最佳範例。人工溼地利用自然淨化機制,在水域中密植水生植物,利用生態自淨、微生物分解、過濾汙染物,達到水質淨化。

台南市與高雄市界河二仁溪,早年受沿岸事業廢水汙染,全流域汙染程度皆屬嚴重汙染,環保署92年補助台南市設置灣裡人工溼地,98年補助高雄市設置太爺濕地,已成功改善二仁溪水質。至去年,水質已自嚴重汙染改善為中度汙染程度,溼地沿岸已可見多種生物,包括彈塗魚、招潮蟹、槍蝦和白鷺鷥等。

人工溼地的汙水淨化率能達到5成,且其初設費用與操作成本都較汙水處理廠來得低廉。水質保護處科長江育德表示,「在公共汙水下水道未能普及的縣市,人工溼地的設置可以彌補民生汙水處理的不足,改善河川水質。」

人工溼地除了有助環境復育,也能結合公園、自行車步道的設置,成為民眾休閒、觀光的好去處。江育德表示,環保署只能針對水質改善進行補助,各縣市政府可以自行提出結合公共設施的計畫,提供民眾接近自然、環境教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