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食性改變 牙齒恐成「海砂屋」

陳昱穎 2015/01/21 23:11 點閱 4077 次
懷孕婦女喜歡吃酸性食物、吃得多或荷爾蒙改變,易罹患齲齒或牙齦炎。(photo by Ed Yourdo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懷孕婦女喜歡吃酸性食物、吃得多或荷爾蒙改變,易罹患齲齒或牙齦炎。(photo by Ed Yourdo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陳昱穎報導】懷孕婦女「食性」改變,愛吃酸性食物、進食頻率多,小心牙齒像「海砂屋」一樣脆弱!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牙周統合計畫召集人醫師林世榮21日指出,孕婦因生理改變,易罹患齲齒或牙齦炎,嚴重恐惡化成牙周病。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義聰表示,今年健保多補助懷孕婦女洗一次牙,希望能減少孕婦因患牙周疾病,造成早產或新生兒體重過輕。

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1日偕同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台灣牙周病醫學會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重視口腔清潔、保持「自然牙」的重要。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李純馥表示,今年健保署增加1.475億元,投入牙周保全計畫,同時為了照顧孕婦,也多編列8000萬元的「懷孕婦女牙結石清除」預算。孕婦除了健保原給付半年一次的口腔照護外,間隔3個月後可多享有一次牙結石清除。

「孕婦的口腔會有特別的變化,」林世榮指出,「可能吃很多餐、喜歡吃酸性食物,或是荷爾蒙改變造成牙齦發炎。」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關委員會執行長醫師李明憲表示,牙齦紅腫發炎,會使牙肉萎縮,導致牙齒位移,若置之不理,可能惡化為牙周病。陳義聰見過最嚴重的牙齦炎是一位不到30歲的年輕孕婦,因孕期生理改變,使口腔長膿包,並包覆牙齒,最後只能以手術切開治療。

根據統計,有牙周炎的孕婦比起一般孕婦早產機率提高近3倍,新生兒體重過輕也達2倍左右,林世榮指出,罹患牙周病孕婦的流產及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比例,更是一般孕婦的7到10倍。林世榮認為,牙周病應及早治療,若等到牙齒疼痛才看醫生,通常都已經過於嚴重。

鑑於有牙痛的孕婦可能擔心照X光、上麻藥、針劑等診斷療程會傷及胎兒,而不願就醫,錯過診療時機。台灣牙周病醫學會理事長楊岳炤特別說明,孕婦在懷孕中期毋須擔心麻藥問題,但懷孕初期則不建議,可能會因心理緊張、導致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