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疏忽、施暴 每週1兒童死

李昀澔 2014/12/10 19:04 點閱 5514 次
家扶基金會統計顯示,全台每週至少有1位兒童因受虐致死。(photo by本報資料照片)
家扶基金會統計顯示,全台每週至少有1位兒童因受虐致死。(photo by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全台每週就有1位兒童受虐致死,且半數都是嬰兒!家扶基金會10日指出,今年全台傳出70起因為照顧者施虐或疏忽,導致嬰幼兒死亡及受重傷案例,造成51位兒童死亡。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妻子、小兒科醫師陳佩琪強調,受虐致死個案中有7成都曾被通報為家暴高危險群,除了仰賴社工追蹤外,民眾也要勇於當個「雞婆的鄰居」,隨時關心鄰人生活狀況,才能及時制止虐兒事件發生。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4年1至6月共有超過1萬8千件兒少疑似受虐通報案件,其中逾5千8百件成案,等於平均每天新增32名受虐兒。家扶基金會整理今年全台共253則兒虐相關新聞後發現,有70起社會案件是因遺棄、父母殺子再自殺、虐待、疏忽而造成兒童死亡或受重傷,也讓51位兒童失去寶貴生命。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近3年來包括同居人、朋友、保母、臨時托嬰,甚至是未成年子女等「非典型家庭照顧者」的施虐比例有增加趨勢,據衛福部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兒童受虐案中,有4分之1是非典型家庭照顧者加害或疏忽所致。

若瑟醫院首席顧問、小兒心智科醫師宋維村分析,無論在家或在外,照顧者都不應讓嬰幼兒獨處;交託他人照顧時,也必須隨時關心。社工、教師若發現幼童情緒容易起伏不定、身上出現莫名傷痕,或該接種的預防針及健檢都沒有做,就需提高警覺,以及早發現受虐或被忽略個案。

「當個『雞婆』的鄰居,才能搶救更多受虐兒。」北市聯醫婦幼院區小兒科主任陳佩琪解釋,受虐致死案例中有7成都曾經被通報為受虐高風險家庭,不能僅仰賴社工追蹤,而需警方、學校、醫院及「里長伯」等單位通力合作。陳佩琪強調,少數父母管教嬰幼兒過於嚴厲,或因忙於工作、遊樂而忽略嬰兒,短時間內或許不會造成嚴重後果,但這樣的「偏差行為」若沒有被及時糾正,難保諸如家長沉迷電動、放任嬰兒在車內悶死的駭人案件不會再發生。

家扶基金會調查也發現,受虐兒有近5成是2歲以下嬰兒,除了因照顧者疏忽及育兒知識不足外,有3分之1是因照顧者情緒失控而傷害嬰兒。陳佩琪說,臨床上常有1歲以下嬰兒因「搖晃症候群」就醫,也就是嬰兒頭部因劇烈搖晃造成腦部損傷。她建議,父母難免有情緒,但切忌用搖晃的方式要小孩「安靜」。此外,部分過動、早產,或發展較遲緩的幼兒,常有與成人互動不佳的問題,也是受虐的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