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股市選後漲?+俄國槍枝法修改。(1119晨間會議紀錄)

陳昱穎 2014/11/19 21:14 點閱 1560 次

召集人:昀澔
紀錄:昱穎

國內新聞
昀澔:早上參加陽岱鋼分享運動紓壓的記者會。「老人看很多科的原因 有可能是憂鬱症」,有的老人覺得身上都是病,要看很多科,但原因是憂鬱症,而不是罹患這麼多病。
捷茵:「教部招手:進場當老師正是時機」中部會議說培養中、小學教師要5年時間,而現在流浪教師最高峰的時機已經過了。他們認為,要解決不想去偏鄉學校的問題,採用記點制會比較有利,但實際上偏鄉學校因為缺少經費,且傾向不請正職,所以提出的訴求,似乎沒辦法達到所要的成效。
胤廣:早上拜訪恩友中心。另外,昨天有一篇老人相關議題,因內容較硬,在思考怎麼寫。
社長:這議題可以寫成短波。
承中:「基隆軍港遷移 是利多還是傷害國安?」今天江宜樺早上去基隆,針對港口整體開發,提出要東碼頭遷移的建議。
社長:這是拉抬、炒作基隆選情的議題。選前很多議題不準,要等到選舉之後,才是真的;包括昨天捷茵提到的服貿條例,請承中選後密切注意選後立法院的動態。還有一個選後議題是股市,聽富邦營業員說選後會上漲,所以先不要賣,以前好像是相反。
彥驊:以前不都是選後漲的嗎?例如馬英九當選後。
承中:可是以前陳水扁總統當選後曾大跌。

國際新聞
雲澔:「白人其實覺得黑人普遍有超能力」,可能覺得黑人跑得比較快。「戒菸新招:老菸槍睡覺的時候讓他聞臭蛋臭魚混和菸味」,味道是臭蛋和臭魚的混和,白天聞味道沒什麼,只是臭臭的,但晚上聞就會有影響,覺得有點進入神學領域。「懷孕時機受抗生素治療 恐增加小朋友肥仔風險」。
捷茵:「俄國槍枝法修改 俄人自衛可以帶槍走來走去」,俄國槍枝法原本只允許對運動和教育項目開放,現在經過修法後,如果個人需要,就可以申請到執照。「南歐橄欖油減產35% 油價飆高」。
社長:美國不是也槍枝合法嗎?如果帶槍枝走來走去會不會危險?
捷茵:如果申請到執照是可以隨身帶著槍的,普丁說過「講禮貌的話,拿著槍會更有用」,讓外界覺得受威脅或有點擔心。
Dave:記得美國並不是全國都可以攜槍,有些洲不能擁有槍枝,有些是可以放在家裡面。
承中:我覺得比較重要且值得探討的,是槍枝法的背景。美國當時是有西部大拓荒的背景,以至於槍枝問題到現在都沒辦法解決,至於俄國的話,是否有相呼應的背景,需要再調查。另外有一個國家-瑞士也可以寫,瑞士男性在服完役後,可以把槍枝帶回家自衛,而且是步槍。
捷茵:我後面比較要討論是,俄國和西方的關係,討論比較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槍枝法凸顯了俄國外交問題,像克里米亞地區有很多俄國人,若擁有槍枝可能會產生更多問題。
彥驊:可是如果只是在俄國國內修法,就不算是國際或外交問題。如果跨出國家,才算是外交問題。
昀澔:可能是因為克里米亞地區很亂。
社長:那請承中和捷茵一起做專題,美國和瑞士部分由承中負責,彥驊、捷茵負責撰寫主文,包括俄羅斯與澳洲。
胤廣:「中國流動人口達2.45億 欲開啟人口電子婚育證明」,當一個中國人從一個縣市移到別的地方工作,可以用電子檔轉換戶籍地,當局把戶口名簿電子化。「中國鐵路延長售票期 解決春運難題」、「
圓夢832計畫 中國扶貧基金會欲解決貧困教育問題」。
社長:我覺得中國戶口限制的做法很不可思議。
承中:如果不管制的話,就沒有人要去農村了。
彥驊:因為要平衡人口,不然東部太多人。
承中:「耶路薩冷恐怖攻擊 以總理稱將強力回擊」、「香港立法會外爆發警民衝突」,香港說爆發衝突。「印度出現首例伊波拉病例」。
社長:昨天晚上占中人士好像覺得達成自己拆東西並收拾的共識,但後續要再追蹤。伊波拉病毒請昀澔幫忙。
彥驊:「人工智慧可自行分辨圖片內容」,現在電腦運算可以告訴你圖片在講什麼內容。「聯合國警告 IS將擁有足夠火力再戰兩年」,外界低估IS的戰力。「英證實境內禽流感病毒突變為H5N8」。
Dave:「人工智慧可自行分辨圖片內容」是Google上個禮拜的新功能。
社長:禽流感請昀澔幫忙處理。
昀澔:雖然目前還不很嚴重,但會追蹤。

讀報心得
昀澔:頭版,「社長的話」提到「不要那麼入戲」滿有趣,但太不入戲是否又批評本屆是「最冷的選舉」?「募兵成效 國防部:達成率113%」中提到,留營的人不到6成,而且很可能是一簽後就不續約,有什麼好滿意的?
捷茵:7版,「鼓勵心智障礙者 藍綠委共推運動會」超溫馨。9版,「油耗標準又變法 一國兩制續成笑柄」,議題重要。
Dave:6版,「下一個兆元產業 瞄準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夯 展現中小企業競爭力」,台灣的電商環境十分成熟,是否破兆,就看政府的政策,捷茵的報導以白話論之,只是少了圖片的配示,感覺少了一味?11版,「不放棄的迷思」是什麼?是成長的力量?還是對自我的要求?無論是哪一種,「不放棄」就是堅持到底。
胤廣:4版,「教宗方濟重申 安樂死是罪」新聞不錯,但與現實社會仍有差異。7版,「兒少團體組聯盟 促落實權利公約」,兒少聯盟也要在選舉前向候選人要資源,看來這也是未來的選舉現象之一。
承中:2版,「規範護樹保木 盼修訂森林法」,樹木的圖片有些糊。3版,「奴隸制度仍在 全球3600萬人受害」,新聞報導內容驚人。4版,「全球青年人口 UN:創史上新高」,對比台灣史上新低的生育率,讀起來很諷刺。8版,「圖文選粹」陽岱鋼的照片很糊。9版,「油耗標準又變法 一國兩制續成笑柄」,報導很老看,燃料稅的議題爭議多年,到底何時會落幕?
彥驊:頭版,「社長的話」似乎告訴讀者,本報仍然是有在關注選情變化;「募兵成效 國防部:達成率113%」新聞很棒,一改先前眾說紛紜的國軍人力短缺危機。11版,書摘挑得不錯,執著追求事物的行為,確實難以思考是否能成功,且意外地讓我與8版「盼重回大聯盟 王建民展露自信心」新聞做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