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飲用水中化學物質「四氯乙烯」含量若超出40 ppb,恐提高死胎及胎盤在正常分娩前就從子宮剝離的「胎盤早剝」風險。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團隊發表於《環境衛生》期刊的研究發現,過去在美東麻州「鱈魚角」一帶,胎死腹中及孕婦陰道異常出血比例偏高的罪魁禍首,原來是1960至1980年間,當地鋪設的石棉水泥輸水管內層塗有用以除臭的四氯乙烯滲入飲用水所致。
四氯乙烯主要用於乾洗及去除金屬表面油污,一旦暴露過量,可能引起暈眩、頭痛、噁心、意識模糊等神經性中毒症狀,也可能致癌。儘管空氣中微量的四氯乙烯會被日光分解,但過去曾有研究顯示,從事乾洗工作的女性,流產及出現經期問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
研究人員追蹤鱈魚角當地1100多位日常飲用水四氯乙烯含量超過40 ppb的孕婦後發現,懷孕滿27週後,胎死腹中比例為一般人的2.38倍,胎盤早剝比例則為常人的1.35倍。波士頓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阿斯沁格勞解釋,胎盤早剝使胎兒缺乏營養及氧氣供給,因而提高死胎風險。
阿斯沁格勞表示,美國許多地區的飲用水至今仍含有微量四氯乙烯,因此後續研究將著重於釐清四氯乙烯造成胎盤功能受損的原因及確切有害濃度。
目前台灣與美國環保署規範的飲用水四氯乙烯含量上限都是5 ppb,台灣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則規定,以每日工作8小時計,平均暴露容許濃度為50 ppm。而好消息是,根據我環保署資料顯示,近年來在家戶自來水及全台各淨水廠抽檢中,都未驗出四氯乙烯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