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小蜜蜂不收花蜜、收廢油

范捷茵 2014/09/17 22:37 點閱 1308 次

今天去聽公聽會「拯救崩壞食安體系」,整場公聽會下來,好像餿水油並非重點,畢竟要做出餿水油、地溝油、皮革油這種匪夷所思的產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真的完全抹煞良心,還需要一點創意。反而問題最大宗出在回收油部分。

光是釐清市面上有多少回收油總量,環保署就開始面有難色了。

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說, 每年廢棄食用油高達8萬噸,登記回收的卻只有4分之1,尤其是攤販、小吃都難以管理。像夜市有管理委員會,他還是估計需要一個禮拜才能清查大概數量,而小吃店、路邊攤就更不用說了,連實際店家數量都無法完全掌握,環保署只說,會加強宣導業者「委託合法業者簽約清理」,並由合法回收業者申報系統。

簡單說就是道德勸說。

現場就有人質疑,這樣行不通嘛,就是有所謂收購食用油的小蜜蜂,可以像店家高價收購,排擠合法廢油處理商。所以張子敬自己也說,在店家眼中,廢油不一定是廢棄物,可能是一種資源,因為一桶8百元的食用油,回收後可以賣2、3百元,要求業者以廢棄物方式強制回收,施行上有所困難,只能盡量宣導、盡量納管。

就我所知,其實回收廢油的方式行之有年,台中市區深夜小吃收攤時去晃一圈,也許就會碰的到,而且這些買賣雙方還變成合作關係,每周或每月會有固定時刻來收購,餐飲業者自已也不知道這些油賣了以後跑到哪裡。

以實務面而言,一桶油真的貴鬆鬆,轉賣小蜜蜂還可以回本,自由市場機制下,少騙我,你也會先選擇出價高的人。我真心覺得環保署的「呼籲」真是太容易淪為口號了。

話說有看過回鍋油嗎?很多小吃店、路邊攤一個油炸鍋通常一個禮拜換油(或更久!),油鍋的油越用越少時,就混和新油繼續炸,收攤再把用撈子把底下渣渣清一清,或是滴幾滴「不知道什麼東西」,攪一攪顏色就會比較清澈。

連續多天高溫油炸後,最後整鍋換油時,油脂冷卻後就是一種黏黏稠稠、油耗味重的膏狀物,也就是賣給小蜜蜂的東西。想到這些油品可能不是拿來做肥皂、生質柴油,而可能被重新提煉成食用油,就覺得超噁。


范捷茵
fan

范捷茵,台中人,外文系畢業,喜歡書、蘋果和海綿寶寶。如果不是因為新聞有很大的寫作自由,當初不會被吸引,現在也不會感到如此誠惶誠恐。在醒報一段時間後,期許自己能寫更多關於人與世界的美好。媽!我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