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綜合報導】綠屋頂如何常青,並兼顧排水、土壤和植被?藍山園藝總經理藍梁文指出,加蓋綠屋頂,首要注重排水和防水問題,避免屋頂熙水過多,超過荷重。台灣綠建築協會副理事長鄭期霖則建議,土壤介質應兼具排水和保水功能,並適時施肥,避免土壤酸化,綠屋頂成「乾屋頂」。
綠屋頂近年傳入台灣,建築師陳奕文指出,台灣雨量、日照俱多,適合廣植綠屋頂,惟颱風較易造成嚴重損壞由於具備等特性。依類型區分,精緻型綠屋頂好比空中花園,美侖美奐,具公共空間特性,但因植被重量較重,一般建物多難承受,必須在規劃建案時即納入設計。
【著重荷重與美觀】
一般建物屋頂承重僅每平方公尺300公斤,因此國內多推廣土壤介質10至30公分的薄層型綠屋頂。藍梁文說明,國外薄層型多採幾無管理的粗放概念,但由於台灣人多希望兼顧美化與低維護優點,薄層型綠屋頂和日本相同,加入步道、涼亭、水池等休憩元素,在荷重與美觀間求取最大值。
基於台灣地理特性,綠屋頂首要注意排水與防水。藍梁文解釋,台灣位處多震帶,房屋多因震產生縫隙,可能導致漏水,但排水性能更重要。綠屋頂有防洪效果,但由於暴雨、颱風雨量高度密集,若屋頂累積水量超過荷重安全係數,恐傷及房屋結構,因此設計時,應注意如何將雨水快速導入排水系統,避免淤積。
【土壤輕也要施肥】
作為屋頂靈魂的土壤,須具高排水和輕質化特性,且須注意土壤的耗損程度。鄭期霖指出,目前多使用由汙泥燒結而成的植生陶石土壤,混合有機土,可有效減重。由於經雨水沖刷和澆灌後,土壤養分會逐漸流失,若未適時施以有機肥,土壤將酸化、硬化,蚯蚓、昆蟲無法存活,植被也隨之枯萎。
植被的選擇也是一大學問。粗放式綠屋頂多選擇耐旱、耐風的矮小植物,但如此即犧牲屋頂美觀。鄭期霖建議,若種植高大植物,可採用高架型綠屋頂,以塑膠或鋼構方式隔開屋頂表層和土壤,可避免植物的長根鑽入屋頂,造成裂縫,但植物本身仍須夠強韌,避免強風吹斷枝條。
植被還可多重變化,除常見的屋頂菜園外,還可設置淺水池,種植水稻或水生植物,吸引更多物種前來;或設網架讓攀藤植物生長,可產生陰影,涼爽也有利節溫。鄭期霖說,物種應盡可能多樣化,只要系統趨近自然生態,綠屋頂就能存活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