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檢討 獨缺學生聲音

范捷茵 2014/08/14 20:19 點閱 3147 次
教育部長吳思華14日主持12年國教制度研修公聽會。(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教育部長吳思華14日主持12年國教制度研修公聽會。(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14日第二次免試放榜後,教育部旋即舉辦公聽會,聽取家長、教育團體對於入學制度的改革想法,但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代表指出,學生才是主角,受制度衝擊最大,但現場卻沒有任何學生代表出席。

12年國教第1屆升學,隨著14日第二次免試放榜結束而畫下句點,教育部同日火速舉辦「適性入學制度研修公聽會」。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希望能集思廣益,改善當前制度不完美之處。

【缺乏學生看法】
公聽會約有3至40位家長、教育團體參加,但台少盟研發專員吳政哲起身發言說,「這是一場針對12年國教適性入學制度的公聽會,影響最深切的是學生,現場卻看不到一位學生代表發言或出席。」

吳政哲認為,有關國教問題,總是聽到家長替青少年發言,或由少部分學生代表全體在媒體上發言,像「入學制度」這麼重大的議題,完全聽不見偏鄉、弱勢或一般學生的看法。

同時,他也批評教育部只「單向宣導」,並未了解教學現場師生的困境。他說,97%的學生藝能科曾被「借課」上主科,甚至有國、英、數教師必須配課教美術或綜合活動,吳政哲希望高中均優質化能延伸到「課程」,「否則師資與課程都不夠專業,有音樂、藝術潛能的學生怎麼可能被看到?國教又如何達成適性化?」

【12年國教相關問題】
舉辦公聽會時並不平靜,除了有家長團體在場外,抗議教育部只聽取少數團體的意見之外,會議還沒正式開始,就有與會人士對於代表人數問題表達不滿,讓家團體代表憤而提前退席。

公聽會現場的與會學者,也提出對許多入學制度以外的看法。全國家長教育協會理事長陳崇良質疑,過去馬英九總統曾說,「制度沒什麼問題,但要先特招還是先免試可以再談。」現在卻在法條上明立「先免試後特招」,完全沒有商討餘地。

全國教師總聯合會代表張文昌指出,教育部能掌握公立學校,卻對私立學校束手無策。私校雖受政府學雜費補助,但缺乏公立監察人監督,可以「鑽漏洞」不受考試招生規範,利用國中考試挑選學生、高中再直升,導致私立明星高中成為熱門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