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印尼總統大選 鹿死誰手?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4/07/04 15:42 點閱 1897 次

印尼總統大選最後倒數,這場選舉是印尼民主深化的試金石,在東南亞更具有重要指標作用。

印尼總統大選最後倒數, 觀選重點不只在誰能勝選出掌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國家, 新總統的產生更是印尼國家整合與民主深化的重要象徵。對印尼而言,在亞洲金融風暴後才走向民主化,這場總統大選無疑是印尼民主深化的試金石。

佐科威效應變數

做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印尼歷經30 年威權統治,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蘇哈托下台,開始走向民主化。

但是,印尼民主化短短數年間更換三任總統,蘇哈托下台後,副總統哈比比繼任; 1999 年瓦西德勝選接任總統,但涉及貪瀆於2001 年辭職,由副總統梅嘉瓦蒂繼任。

政權更迭引發動盪

印尼民主化後每次政權的更迭都引發政局動盪。國內伊斯蘭政治與恐怖主義、種族、地區分離主義、軍人干政、經濟、貪汙腐化等問題, 都成為印尼民主鞏固與深化的障礙。

東南亞各國在民主化過程都面臨重返威權的挑戰,印尼能夠再次以和平穩定的選舉建立民主體制,對其他國家的民主改革運動而言,具有重要指標作用。

在東南亞更民主奮鬥黨(PDI-P) 候選人佐科威(JokoWidodo) 的「雅加達經驗」代表終結貪腐與官僚,被視為振興經濟發展的希望,但在4 月國會大選中「佐科威效應」並未發酵,PDI-P 的得票數和席次不如預期,而對手大印尼運動黨候選人普拉伯沃(PrabowoSubianto), 更獲得執政的民主黨支持,為總統大選增添變數。

未表態選民左右大選

除了前述印尼政治、經濟問題,導致政局穩定性不足, 可能影響選民動向外,佐科威和普拉伯沃各擅勝場,也各有弱點,讓選情更加混沌不明。

將近40% 的未表態選民, 形成「關鍵多數」左右大選結果。

兩候選人各擅勝場

但近期兩件負面新聞可能衝擊選情,其一,負責拍攝競選MV 的德哈尼穿著納粹樣式制服,被認為意圖把「新納粹主義」帶進印尼;其二, 美國駐印尼大使布雷克要求雅加達當局徹查普拉伯沃涉及1998 年前後侵犯人權的案件。兩者都讓選民擔心,一旦普拉伯沃當選,印尼將重返威權體制。

東南亞各國民主化過程都面臨一定程度的重返威權挑戰,對印尼而言,在亞洲金融風暴後才走向民主化,倘若印尼能夠再次以和平穩定的選舉建立民主體制,對其他國家的民主改革運動,更具有重要指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