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來台成果 學者看法各異

方家敏 2014/06/29 21:34 點閱 2898 次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引發社會正反兩極的聲音,部分學者認為成果豐碩,但也有學者指出,此次張志軍來台儼然是「上級視察」的態度。 (photo by台中縣政府)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引發社會正反兩極的聲音,部分學者認為成果豐碩,但也有學者指出,此次張志軍來台儼然是「上級視察」的態度。 (photo by台中縣政府)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針對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此次來台,除了在王張二會上獲得多項共識,包括互設辦事機構、共同研究台灣加入TPP、RCEP途徑,學者朱新民與王高成也強調其意義在於兩岸事務領導人的會見聯繫,已形成制度化的建構和穩定的模式,雖然有雜音,但在兩岸關係發展上成果豐碩。

學者林向愷、薛化元等人則認為,兩岸政治已經不能再用中國因素做為政治操作的紅利,而中國的讓利與小惠也不再為民眾所信任,未來,政治與經濟已不可分割,若以中國的特權、重商主義來對抗我國的自由市場,則台灣可能前途黯淡。

【兩岸聯繫暢通】
正面看待此次張志軍來訪的政大外交系教授朱新民認為,張志軍踏上台灣就算是兩岸關係的新里程碑,成果豐碩,可預期這將為兩岸事務建立更暢通的聯繫管道。朱新民說,兩岸事務領導人的會見聯繫已經形成制度化的建構跟既定的模式。兩岸制度化的管道可以暢通聯繫,隨時處理問題、反應狀況,是重要的關鍵。

此次張志軍來台,從北到南都有不少抗議團體,原本具有宣示兩岸已建立常態溝通管道的重大意義,不免因抗議事件而失焦。但同是參與座談會議的學者、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認為,張志軍在3月學運過後幾個月訪台,出現抗議是必然的,張志軍也一定早有心理準備。

王高成分析,這些抗議民眾成員主要集中於台聯與學運團體,民進黨則相對較不積極,顯示國內對張志軍訪台仍有正反兩面聲音。但張志軍這次訪台,與陸委會達成一些具建設性的成果,包括盡快研究台灣加入TPP與RCEP適當方式和可行途徑、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納入「人道探視」功能、服貿協議生效後啟動協商機制、研究解決陸客在台的中轉問題等,對兩岸關係發展將有相當助益。

【中國因素無效】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觀察到,從幾次的運動看來,政治已不是朝野兩黨誰說了就算,任何政黨若要利用中國因素做為政治操作的利基一定會被唾棄。其次,不論張志軍此次是提前離開或是落跑,都已經表現未來中國在處理兩岸關係時,可能不再如此相信馬政府,因為中國對台灣民意無法掌握。再者,民調顯示台灣人的「拒統」比例在 2008年以後明顯快速上升。

他說,3年前人們對ECFA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還有所期待,如今兩岸經濟整合中充滿「輸者圈」的成員,中國政府以為小惠就能取得台灣人民的認同,但其實那些利益是看得到,吃不到。以服貿協議而言,80%的服務業都不可能只出口服務或進口服務,而要在地生產,一定得開放人員和資金,而人員、資金大量來台將讓親中統治階層數量增加。

【民主理念不夠深化】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指出,台灣已經從保護人民的「夜警國家」變成違反憲法的「警察國家」,此次張志軍來台儼然是「上級視察」的態度,但人民對這種權力擴張似乎沒有覺醒,這是代表自由民主的理念不夠深化,甚至被馴化;而此次所發生的衝突,突顯的是政府對普世人權不夠尊重。

「所謂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是不可能的!」薛化元說,雖然很多人認為要尊重市場機制與自由主義,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但中國是由特權包裝的重商主義,與市場邏輯無關。若把台灣拆解成單一公司,面對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則台灣的前途黯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