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產業落後 人才出不去也回不來

方家敏 2014/06/25 19:01 點閱 3241 次
相較於中、日、韓、星,我國政府並沒有策略性地幫助人才在國際上搶灘,又因產業落後,即使頂尖人才畢業回台,也只是大材小用,形成「出不去、回不來」的窘境。  (photo by  Tulane Public Relation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相較於中、日、韓、星,我國政府並沒有策略性地幫助人才在國際上搶灘,又因產業落後,即使頂尖人才畢業回台,也只是大材小用,形成「出不去、回不來」的窘境。 (photo by Tulane Public Relation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產業發展落後,國外名校博士生回台難就業。在《天下雜誌》33周年的《志氣,為人才而戰》專題系列報導中,專訪IOH留學平台創辦人、MIT畢業生莊智超發現,相較於中、日、韓、星,我國政府並沒有策略性地幫助人才在國際上搶灘,又因產業落後,即使頂尖人才畢業回台,也只是大材小用,形成「出不去、回不來」的窘境。

【薪資造成人才外流】
根據《天下雜誌》日前針對全台十大人資長、百位海外台灣工作者和千位上班族進行的台灣人才大調查發現,有85.71%的人資長肯定台灣人才的表現。在他們眼中,台灣人才的優勢分別是擁有良好的終身學習能力、忠誠度高,但有7成以上的人資長證實,台灣人才企圖心不足,願意接受外派者寡,如果外派地點是非洲、中南美洲、東協等發展中國家,更有高達6成的台灣工作者會卻步。

調查顯示,國內人才之所以外流嚴重,「薪資沒有競爭力」是最主要因素;而「企業缺乏育才和流才的配套策略」和「周邊國家更積極搶才」則位居二、三。《天下雜誌》副總編輯李雪莉表示,儘管近年來台灣的文化不斷深化,但有很多東西一再流逝。「人才危機不是流沙,轉眼消逝,像是草原沙漠化,在經年累月後,猛然回頭才發現人才已經流逝。」

【中日韓新積極搶灘】
在《志氣,為人才而戰》專題系列報導中,挖掘許多在海外打拚的優秀年輕人才,卻也看見他們背後龐大的產業結構失衡現象。在美國麻省理工待了8年的莊智超,創立IOH個人影音圖書館,讓留學海外的學子能夠享受不收費的經驗分享平台。這本該是由政府負責,連結海外台灣學子,並替他們創造更多機會,打開世界之窗的工作,卻由莊智超一肩扛起。

莊智超說,台灣學生出國遊學、工作對台灣而言很重要,「這就像是搶椅子一樣,如果能搶到就像是得到世界產業趨勢的觀察席,是看到潮流脈動的一扇窗。」目前新加坡和韓國的政府與私人機構都提供優渥獎學金,幫助年輕學子搶椅子,並且積極到各個名校實驗室搶人才、搶投資,三星甚至把整個實驗是移植到南韓,但台灣企業來搶才與策略性的搶椅子卻是少之又少,讓很多人才「出不去」。

「除了錢的問題,我們回去台灣也沒有適合的位置。」MIT的博士生坦言,在台灣只有台積電有適合phD的職位,但對於專工生物的人才而言並不適合。因為產業方向不符合時代脈動而產生了人才「回不來」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