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杜胤廣台北報導】「老人除了會因慢性病而憂慮,但更多時候,家人與親子間的疏離才是憂鬱症主因。」國健署長邱淑媞說。10日上午,國健署公布一項調查,顯示7成以上民眾認為,老人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認為老人是家庭或社會的負擔;其中,15至29歲年輕族群對老人的看法最為正向;但有 6成老人自認體弱多病,甚至認為自己是社會與家庭的包袱。
根據國健署「健康行為危險因子監測」調查,電話訪查了2萬4千位15歲以上的民眾,認為老人是「體弱多病」的有33.7%,高達7成以上民眾認為,老人自己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且認為老人是家中或社會負擔的民眾僅有2成;因此,社會大眾對老人的印象,並非停留在傳統的「刻板印象」,反而是老人家常「自我設限」。
【年輕族群正面看老人】
該調查也發現15至29歲年輕族群對老人家的看法最為正向,只有22.9%的民眾認為老人是「體弱多病」,甚至認為老人是家庭或社會負擔的比例也僅有14%至16.8%。但老人家卻比年輕人自我感覺不良好,調查顯示,老人家對「老人體弱多病」的刻板印象,有50.6%自覺健康狀況良好的老人家承認這種刻板印象,但自覺健康狀況不好的老人家,更高達75.3%。
「老人家確實會因『慢性病』而產生憂鬱情形。」邱淑媞表示,此項調查可以發現社會對年長者的看法並非停留在刻板印象,反而年長者會因為疾病或不懂如何迎接退休生活,而開始憂慮,但老人家會產生這種負面印象的關鍵,仍在「家人間的關心」,甚至產生隔代溝通不良的問題。
【樂觀抑制病情】
根據民國98年國健署進行健康訪問的調查顯示,有近9成老人表示,自己都曾診斷出至少1種慢性疾病,患有3種以上慢性疾病的老人更高達5成。邱淑媞說,年紀大身體會出狀況是正常狀況,重點是如何維持樂觀的心態,控制病情,甚至演緩失能的發生。
「多從事戶外活動,讓自己不要閒著沒事幹,就不會胡思亂想。」一名85歲的老榮民王雨林說,自己曾是上校軍官,在戰場上有過輝煌戰績,但後來因母親離世、老婆、兒子也相繼因車禍往生,人生開始變得鬱鬱寡歡,後來因朋友介紹,加入社區活動,找到退休生活的樂趣,現在更是數來寶與說相聲的箇中高手,因此,他建議老人家不要為身體憂慮,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方法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