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數學選修不考 學生不會讀

范捷茵 2014/06/04 20:54 點閱 2897 次
中研院院士4日站出反對12年國教數學課綱。(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中研院院士4日站出反對12年國教數學課綱。(photo by 范捷茵/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中研院4名院士4日站出向教育部喊話,反對12年課綱將數學必修減半,降為12學分,雖然學生仍必須選修,但並沒有明確說明是否納入考試,不想讀數學的學生高三就沒數學課了,「只剩高一高二4堂數學」,如此將會不可逆地減低國力。教育部委託製訂總綱的國教院4日,重申學分計算恐有誤解,並表示數學選修是否納考招,必須等待總綱、領綱製訂後才能確認。

中央研究院47位數理科學院士、30位生物科學、16位人文及社會,共93位院士簽名連署反對「十二年國教數學總綱」,將數學必修課降為12學分。教育部日前回應解釋,還有選修科目,但是4日4名院士于靖、丘成桐、林長壽、姚鴻澤仍站出來反駁說,實際教學狀況很難如此理想地進行。院士表示,各國紛紛開始強調數學的重要性,教育部應該請數學專家擬定不同學生的課綱,而不是「因噎廢食,直接砍課綱」。

【考試不考學生不讀】
林長壽指出,台灣一直以來考試領導教學的現象非常明顯,教育部把原本一半的學分列為選修,並沒有明確指出大考中心是否配合出題,如果學生因為考試不出題就不念,那他們只學了一半的知識,上大學程度硬比過去矮一截。就算大考中心想將選修納入出題範圍,也會因為每個學校的授課內容不同而達以達成。

林長壽也害怕減少教學時數,將導致有錢小孩請家教、教授兒子自己教,但是貧窮學生只能依賴學校課程,造成數學水準落差越來越大。林長壽說身為一個知識分子,看到國際教學評量PISA將台灣評論為「受教最不公平的地區」,對此,他的心非常痛。

【國際近來重視數學】
院士也提到,國際間都開始重視數學,台灣卻逆向操作降低數學的重要性。姚鴻澤說,美國上至國會下至地方學校,加強數學與科學能力是各界共識,因為大家體認到數學在現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唯有高科技才能提升生產力與附加價值,而台灣經濟的問題之一,就是企業生產的附加價值太低。不學數學很輕鬆,但就跟吸鴉片一樣,將來恐怕「無可用之才」。

丘成桐說,當他將這件事告訴一位長期參與麻州數學課程的哈佛教授Wilfried後,這位教授深感震驚表示,美國科技公司、醫學、法學院都非常看重中學生的數學能力,也開始抱怨學生數學能力弱化,台灣如果稀釋數學的重要性,恐怕會影響台灣的經濟發展。

對此,國教院表示,尊重院士與教授們的意見,但是現行必修只有16學分,加上自然組選擇數甲課程,才有24學分;而新總綱草案加上4學分的選修,一樣也是16學分,自然組的同學必須再修加深加廣課程12學分,也同樣24學分不變。選擇商管、人文領域的學生,可透過4學分選修來彈性修課,並用剩餘時間多修其他領域課程,真正達到適性教學的目的。

國教院助理研究員李文富也回應,總綱只討論科目學分數等大方向,細部的單元內容由領綱製訂,現在總綱還在課審會審查,領綱還沒出來前,大考或考照中心無法討論出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