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消費品 蔡明亮:電影是文化創作

方家敏 2013/10/02 19:59 點閱 2998 次
導演蔡明亮表示,未來將打算跳脫既有的電影放映模式,屆時的市場也許會更寬廣,有更多人看到他的電影。 (Photo by 方家敏/台灣醒報)
導演蔡明亮表示,未來將打算跳脫既有的電影放映模式,屆時的市場也許會更寬廣,有更多人看到他的電影。 (Photo by 方家敏/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兩個拿房地產立牌的人在橋墩下,被風雨激烈沖刷,代表著這世界的繁華與不堪。知名導演蔡明亮的《郊遊》一片榮獲第70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此片以寫實的社會議題、創新的手法驚豔國際影壇。「靜下來,才能看見美。」蔡明亮在2日的記者會上提到,目前電影市場的僵化讓許多雋永的影片被票房扼殺,但他仍堅持要以獨特的美學,喚起人們柔軟、敏感的心。

「希望大陸的同行也都能得到像台灣藝術家一樣的創作自由。」龍應台說,當蔡明亮獲知得獎時,曾與她通過電話,當時蔡明亮說了這番話。這證明在社會上政治不是唯一的,文化、藝術都是社會重要的核心價值。

「在一個長得不可思議、完全靜態、沉悶的14分鐘片段裡,但其中的無窮張力、無言的渴望以及詩的動感,都記錄在畫面中兩人凝望遠方的眼神裡,讓我感動萬分。」文化部長龍應台引述《金融時報》的記者在《郊遊》得獎後寫下的觀影心得為例說,蔡明亮讓人看到他是如何改變觀眾的觀影經驗,學習「空、無、慢」的美學。

演員陳湘琪也參與《郊遊》一片的演出,她感性地說,20多年來一直看著蔡導堅持自己的藝術理念,但近年導演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中醫師也說他「元氣大傷」,這說不定會是最後一部電影。陳湘琪認為,「藝文界應該設立一個蔡明亮文化精神獎,因為他不斷大膽嘗試,有時已經到谷底了,他仍能做出創新的觀影經驗,足以做為典範。」

剛從馬賽返台的蔡明亮導演除了感謝所有參與的團隊,也惋惜沒能入圍金馬獎的電影剪接與美術設計。「這是一部只有50歲才能做出的作品,所以我非常開心。就如同我40歲時做出《河流》一樣開心。」他說,「電影可以是消費品,但也可以是文化的創作,是能夠長長久久的東西,現在看不懂,過10年再看也許就懂了。」

蔡明亮的電影風格獨樹一格、拍攝手法令人耳目一新,但往往叫好不叫座。他強調,《郊遊》這部片不會是一個「正常」方式的演出,「但什麼叫做正常?如果每個電影都要去華納威秀搶檔期,讓觀眾、票房來考驗,就叫正常嗎?」他認為真正的「正常」是「對觀眾有幫助、有用處,而這個用處並不是當下的感覺,而是源遠流長慢慢來的。」

「這種電影是沒有檔期的!」目前蔡明亮正在與美術館作接洽,打算跳脫既有的電影放映模式,屆時的市場也許會更寬廣,讓更多人看到他的電影,「成不成功不重要,但一定要改變現況。」多年下來,他已學會接受觀眾不買帳、離席的現實,但他仍堅持要以自己的美學,將人們生活中視而不見的、麻木的東西帶入畫面,找回人們柔軟、敏感的心。

導演蔡明亮表示,未來將打算跳脫既有的電影放映模式,屆時的市場也許會更寬廣,有更多人看到他的電影。
(Photo by 方家敏/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