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帆宣布「擴大抗爭」,明天各地,就近,包圍國民黨各縣市黨部,向選區立委施壓、繼續號召佔領國會。
事情果然一窟窿就從學子vs.體制的博弈,掉進了國民黨vs.黨外勢力對壘的窠臼。
來自不同派別的同學們的訴求一下子延展太快、掃射範圍太廣:又要撤簽廢約全案退回、又要江揆下台、又要總統道歉、又想建立兩岸協議國會監督機制、還有的想順便戳破假藍綠真統獨的面紗、也有的人要這一次就讓國民黨的合法性全倒,飯要一口一口吃,真要這樣所有事情一起弄,連習近平都不覺得自己有能耐這麼幹。
我深深感覺,淡水選區發生的事例給了決策同學不小的啟發。並試圖用各選區的壓力來裂解國民黨的多數席次,鼓動倒戈。但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在大多數的選區當中,究竟是黨機器撐起了委員?還是委員讓黨機器在此區域變得比較有意義?
服貿背後本來就是一本政治帳,中共化獨漸統是陽謀是公開的路線圖、台獨則必須切斷任何經貿/生活共同體的可能性。只有國民黨裝無辜只算經濟帳,不承認還有一本政治帳,這是造成其說理無力蒼白的主因。三四年前討論ECFA的時候就是這樣了,如今絲毫未變。
國民黨不是實體的巨獸、不是一大片等待攻破的堡壘,國民黨是一縷瀰漫盈世的輕煙,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生活觀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