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掃描對帳 電子發票很擾民

陳正健 2014/02/20 19:41 點閱 4000 次
市面上流通的發票規格款式太多,難以整理收納。(photo by陳正健/台灣醒報)
市面上流通的發票規格款式太多,難以整理收納。(photo by陳正健/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台北報導】原具為環保美意的電子發票,實施後卻造成無智慧型手機或網路者的不便。消基會20日表示,電子發票自推動以來,擾民案例不斷,不僅規格太多、難以整理收納、字跡易磨損褪去或不方便當場對帳,且台灣有49%的人沒有智慧型手機,15.19%沒有網路可以使用,電子發票的明細需要用QR Code掃描對帳,對不熟悉智慧型手機操作的民眾十分不便。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局長李慶華回答表示,目前有許多商家如大潤發、全聯社等都會主動詢問顧客需不需要明細;電子發展的格式和大小從今年1月1日開始也已經統一;感熱紙在初期的確有字跡容易磨損褪去的問題,但近年來品質已經改善。

自1月1日財政部統一紙本電子發票的格式開始,包括四大超商、百貨公司、加油站等交易品項較少的商家,不再主動列印交易明細,僅列印「電子發票證明聯」,民眾若有查詢的需求,需透過智慧型手機APP掃描QR Code或至整合平台進行全民稽核。

消基會董事黃鈺生指出,市面上的發票規格款式太多,難以整理收納,查詢及登錄的流程繁瑣,引發不少民怨,況且消費者不一定會當場使用QR Code核對明細,而是回家後再掃描,若是發現錯誤,又要多跑一趟,耗力又費時。

「發票無紙化政策需要配套措施,20%弱勢消費者的權益也需要被保障。」黃鈺生說,發票電子化應便利所有年齡、階級的民眾,但目前消費明細的查詢方式受限於有「智慧型手機或有網路的使用者,對於不熟悉網路、手機操作的族群而言,是一種不便。

「台灣有49%的人沒有智慧型手機,15.19%的民眾沒有網路可以使用,他們『看得到卻查不到』。」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表示,電子發票證明聯、紙本電子發票的製造材質是感熱紙,字跡容易磨損褪去,商家在紙張上加註「請勿對折,勿暴露在高溫、高濕、強光及油汙環境」的字樣,成本比起傳統發票更為昂貴。

張志剛說,不少商家喜歡推出「加一元多一件」、同商品第二件六折」等促銷方案,民眾無法當場看到明細,難保不會有算錯帳的情形,而且許多店家標示「消費現金當面點清,離開櫃台恕不負責」,當金額或商品有誤時,如果店家不認帳,消費者豈不是要自認倒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