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師,因為利用午休時間,義務且自願替孩子加強英文,卻被指控剝奪學生午休的權益,著實令人扼腕。身為教師的我,都能感受到這位教師的用心;走訪學校,還留有這樣的老師,確實不多;我從新聞中讀起這則資訊,實在為這位老師打抱不平。
這位老師明確表示,只要儘快背完單字,就可以回教室午休;老師也體恤學生的辛苦,如果真的背不下來,就先回去休息,過幾天再來;然而,有些學生、家長就是不領情,認為不該用午休的時間,認為強迫孩子背英文單字是給孩子壓力、認為是老師沒教好才導致學生背不起來…種種的指責,不但打擊了老師的士氣,也讓老師們開始懷疑:「我們應該如何教孩子?」
這幾年來,教育部積極推動補救教學,目的即是希望落後的學生能夠透過一些教法,找到課餘的時間、簡化教材的內容、讓他們能逐步跟上腳步。這位教師利用午休前段時間,亦即是課餘時間,讓學生集體激勵,團體補救學習,何嘗不是最有效的方法,這至少比被留在學校,或是寒暑假再到校加強好太多了。
這則新聞發生之後,就有一位每天都利用下課,犧牲休息時間的老師跑來跟我說:「我好怕我變成下一位新聞主角」,而另一位老師則在一旁半開玩笑的說:「那你就別管那個孩子了,讓他的家長自己去想辦法就好了。」原本應該是充滿愛與希望的校園,為何變得如此的猙獰?如果認真的老師會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那我們如何談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