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法過初審 細則才是關鍵

李昀澔 2014/01/09 20:57 點閱 3544 次
立院通過《長照服務法》初審,但實務上的規範仍有待後續擬訂施行細則,目前難以評估外籍看護「雙軌制」的執行成效。(photo by JSmith Photo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立院通過《長照服務法》初審,但實務上的規範仍有待後續擬訂施行細則,目前難以評估外籍看護「雙軌制」的執行成效。(photo by JSmith Photo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長照服務法》終於在立法院通過初審,但後續的施行細則,才是真正影響民眾權益的關鍵。長期參與立法的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指出,現行草案僅提出長照體系架構,但包括所謂「私人聘僱」及「政府派遣」的雙軌制如何運行及收費、看護的職訓,以及更換看護的接軌落差等問題,都有賴子法規範。衛福部評估,母法3讀通過後還需要整整1年,才能提出完整配套。

【長照法2015上路】
立院衛環委員會8日通過《長照服務法》草案初審,粗估5月完成3讀,最快2015年上路,其重點包括公告實施後,5年內整合國內護理之家、老人之家、安養院等長照機構並核發許可完成改制,並將負責照顧失能者的家庭成員納入保障,提供心理輔導及到府訪視等支持,而外界最關注的條文,則是外籍看護將採私人聘僱及政府派遣的雙軌並行制度。

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直指《長照服務法》「空洞、無用」,而該草案剛出爐時,也被民團詬病為「長照機構管理辦法」。事實上,單以母法規範極端複雜的長照體系確實不切實際,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社工張筱嬋表示,現階段外界都只能「猜測」《長照服務法》乃至於雙軌制上路後可能面臨的問題,因此未來衛福部提出的子法或施行細則才是關鍵。

【擬定子法需1年】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鄧素文指出,《長照服務法》3讀通過後,才能研擬後續訂定子法的相關配套,預計母法過關後還需要1年的時間,也就是必須等到2015甚至是2016年,較完善的「雙軌制」配套才會真正成形。

目前朝野有關《長照服務法》的多數爭議,都源自母法本身未盡完備;以民眾最關切的收費標準為例,政府長照機構必須考量外籍看護的食宿及訓練等成本,收費勢必高於現行民間仲介開出的價碼,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便質疑,機構派遣的外籍看護費用將比私人聘雇高出2至3倍,也就是在3班制輪值下,民眾恐需負擔3份薪水,甚至夜班是否加給,都是目前母法無法回答的問題。

【需符合民眾需求】
民團擔憂收費影響雙軌制成效的現象並非不可能發生,鄧素文坦言雙軌制內容各有優劣,並行的目的就是希望民眾「各取所需」,因此部分立委提出所謂的「落日條款」,也就是全面將外籍看護交由長照機構訓練後派遣,目前雖然進入朝野協商,但其實應該等到雙軌制真正上路後,再來評估。

張筱嬋表示,在討論雙軌制孰優孰劣前,應先確保子法確實符合民眾需求,例如民眾現階段更換看護時,中間會有近1個月的「空窗期」,或是家中已聘雇外籍看護者,就無法申請「十年長照」計畫當中的「喘息」或「居家」等短時間照護服務,另外包括外籍看護極度欠缺職前及在職專業訓練,都是亟待《長照服務法》子法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