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寫故事要有靈魂 還是得在現場

李昀澔 2014/01/09 21:19 點閱 670 次

今天太遜了,早上一篇香菸的故事,其實是大事,但動作太慢,要是昨天寫完就好了,千金難買早知道。下午處理長照的故事,想弄點跟人家不一樣的,問到來就拖太久,害大家陪我一起挑燈夜戰,真是汗顏。

不過我真的領悟到,人還是得在案發現場,才能比較靠近真相。我看其他各家這兩天寫的,居然連法案送審的時間都可以有出入,其他小地方的差異就更多了,我就很怨嘆昨天不在現場,有些東西現場聽就懂了,省得看二手的看得一頭霧水。

我終於理解,我上次滿懷希望去看第一次初審,結果遇到17個版本朗讀大賽那次,明明對媒體真是浪費生命到極點,為什麼大家都沒有走?就是因為要賭那一瞬間有新東西蹦出來的可能,這跟港星吳彥祖他家對面「山」上,等半天只為了偷拍他拉起窗簾那一瞬間的狗仔,其實某種程度來說也差不多。

對讀者來說,大概就是知道《長照服務法》初審過了,然後有一種叫雙軌制的東西會跑出來,以後大家可以透過政府或私人仲介請看護,就這樣而已;但是除了5年內整合國內長照機構這一條外,其他大部分重要的法條都付諸朝野協商了,大家報導的好處與壞處,根本都是政院版最初的立法精神而已。

所以我想《長照服務法》實際上跟我們看的、想的,說不準都不一樣。

1月9日昀澔心得
1. 全球醫療1月9日
2. 長照法過初審 細則才是關鍵


李昀澔
10

李昀澔,彰化人,長於台中,現居台北。畢業於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性喜聽音樂及慢跑,因為慢跑的時候可以聽音樂。感謝醒報提供優質新聞環境,希望能為讀者帶來觀念「較正確」的醫療新知,以及最乾淨的娛樂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