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羅佳旼綜合報導】一代文壇巨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斯‧萊辛,17日清晨於倫敦家中逝世,享壽94歲,文學界紛表哀悼。萊辛一生著作等身,題材跨越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其作品關懷人類社會,體察描繪邊緣小人物的辛苦。獲無數文學獎,並在88歲時拿下諾貝爾文學獎,最後一部作品於2008年出版,出版商讚譽,「能夠出版她的作品是我們的榮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斯‧萊辛17日在英國倫敦的家中安詳逝世,享年94歲,萊辛的出版社哈伯柯林斯發言人說,她走的很平靜安詳,清晨時分於倫敦家中過世。萊辛的家屬為保留隱私,不便透露萊辛的死因。然而,在萊辛過世前三星期,她長年照顧的患病小兒子彼得,才剛去世。
作品具普世性
聞此噩耗,文壇界皆表哀悼,萊辛的好友傳記作家麥克霍爾羅伊德說,「她對文學的貢獻豐富傑出,富含創新。她關注非洲後殖民國家的核能政策問題、新女權主義的崛起以及20世紀的精神文明,作品深具普世性。」
美國作家喬伊斯‧凱羅爾‧奧茲說,「萊辛是20世紀用文學替女性發聲的革命家,此外,她擅長以科幻寫法和魔幻語言,對讀著道出人類文明進步與環境惡化議題。」
作家艾皮納涅西在推特寫下,「一位偉大的作家昨晚離開我們了,願萊辛安息。」
萊辛1919年10月22日在伊朗出生,父母是英國人,六歲時全家移民非洲,萊辛在辛巴威長大,佈滿叢林的辛巴威也是萊辛創作《青草低吟》影射的地方。
30歲後回到英國定居。
金色筆記關心女權
1950年,萊辛推出《青草低吟》後,大獲好評,之後陸續創作炙手可熱的名作《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倖存者的回憶錄》(The Memoirs of a Survivor)、《黑暗來臨前的夏季》(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等,萊辛說自己的作品包羅萬象,內容涵蓋政治、女權到科幻想像都有,擅長刻畫邊緣人物,其代表作《金色筆記》被譽為是女權主義的代表,確立其在西方文壇的地位,但她不喜歡被標籤化定義為女性主義作家。
2007年,當萊辛88歲時,終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歷屆最高齡的得主,同時也是第11位文學獎女性得主。瑞典學院推崇她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熱情與豐富想像力,審視分裂的文明。」萊辛則說,自己等了諾貝爾等了30年了,「等待時我拿到了歐洲每一個文學獎,現在拿到諾貝爾獎,彷彿拿到了同花順。」
接著她幽默補充道,「我已經88歲了,他們無法將諾貝爾獎頒給過世的人,所以我想他們可能是想趁我還活著的時候頒獎給我。」
萊辛的最後一本作品《安伯特與愛蜜莉》(暫譯)( Albert and Emily)在2008年出版,編輯皮爾森說,這部作品描述萊辛的父母早期在一次大戰時的相遇,萊辛覺得很有趣。萊辛的出版商英國哈伯柯林斯執行長查理‧雷德梅說,「多麗斯‧萊辛是這世紀偉大的作家之一。她運用智慧說出吸引人的故事,心地溫暖,勇敢捍衛自己堅信的信念。能夠出版她的作品是我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