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睡眠不足 恐引發阿茲海默症

莊瑞萌 2013/10/23 15:03 點閱 3791 次
美國研究指出,睡眠品質不佳與腦部形成斑塊有關,因此,有可能會導致最後形成阿茲海默症。(photo by   WarmSleepy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美國研究指出,睡眠品質不佳與腦部形成斑塊有關,因此,有可能會導致最後形成阿茲海默症。(photo by WarmSleepy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老人睡眠時間如果過低,容易導致腦部蛋白質堆積,成為阿茲海默症的前兆之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發現,睡眠時間對於人體健康相當重要,稍早一份《科學》研究也指出,睡覺時腦部清除廢棄物的效率,高於平常時候。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研究者觀察70位,平均年齡76歲長者睡眠狀況,所有受試者平均睡眠時間為5小時至7小時,之後並施以腦部成像掃描,以便了解受試者腦部「乙型澱粉樣蛋白」(beta amyloid)形成斑塊與分布狀況,結果發現,睡眠時間過低或睡眠品質不佳的族群中,較易出現斑塊堆積,因此,研究者認為,乙型澱粉樣蛋白的出現與睡眠品質有關係。

研究者史波拉表示,從證據顯示,睡眠時間過短與腦部斑塊堆積有關連,因此,未來在介入療法中,可以考慮設法提升睡眠品質,以降低或預防阿茲海默症的形成。

根據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指出,共計超過500萬名美國人正備受阿茲海默症所苦,而且人數預計在2050年將會繼續增加到目前的3倍。

不過,研究者也提醒,這次的結果並非直接宣告腦部有斑塊的民眾,就一定會得到阿茲海默症,目前只能說的確存在「可能性」,他說,「有阿茲海默症的人,通常也有睡眠問題。這次在未患阿茲海默症的民眾實驗中發現,睡眠會干擾腦部斑塊形成,有可能因此而導致阿茲海默症。」

大洛杉磯退伍軍人健康協會醫院神經科學專家寇爾則認為,「目前學術界已了解,乙型澱粉樣蛋白是從活躍迴路中的神經元所製造,因此如果能減緩其活躍程度,讓民眾能好好睡覺,也許因此就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的形成。」

睡眠品質的確攸關健康,因為稍早一份刊登在《科學》期刊的報告也指出,睡眠時可以提升腦部清除「垃圾」的效率,其中就包括可清除乙型澱粉樣蛋白等「有毒」物質,因為睡覺時,腦部執行打掃垃圾工作效率,是其他時間10倍以上。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