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結盟 大學跨國跨校交流

李昀澔 2013/10/18 14:15 點閱 3069 次
國內各大學國際事務長17日出席亞太大學交流會行政論壇,分享台灣學生參與亞太區校際交流經驗。(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國內各大學國際事務長17日出席亞太大學交流會行政論壇,分享台灣學生參與亞太區校際交流經驗。(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交換學生是培養國際觀最有效的作法。」輔大副校長周善行17日與國內各大學國際事務長,出席亞太大學交流會(UMAP)行政論壇時指出,台灣各大學紛紛加入交流會,將增加學生出國當交換生的機會。台大及南華大學國際事務長也認為,各校參與交流會應可提升世界排名。

亞太大學交流會於1993年成立,由亞太地區共520所大學組成,主要整合「交換學生」與「互相承認學分」兩大議題,並提供多種交換方案,促進校際交流,鼓勵各校進行學術、文化、經濟與社會制度的互相瞭解。台灣現有114所大學參與交流會,並自2011年起由輔大承辦交流會國際秘書處業務。

日本任交流會主席國時極力推動「超短期課程」計畫,學生僅交換1至4星期,包括授課時數、作業、戶外考察、演講、座談、評量等學習工作須達60小時。雖然僅能抵免至多2學分,但各國學生仍興致勃勃,「學生的想法是透過短期交換,評估自己未來的方向。」交流會國際秘書處執行長邵曰仁指出,「而且只要申請通過,交流會就提供800美元的獎學金,這是很大的誘因。」

「我們發現要培養學生的國際觀,還是把他們送出國最實際。」輔大副校長周善行表示,學生參與超短期課程雖然未必能獲得太多學理知識,卻能達到拓展視野及人脈的目的。自計畫實施以來,台灣學生參與人數每年都有上升,去年共有23名學生完成超短期課程,今年則有45名學生投入。

輔大統計資訊學系學生黃韻儒今年首度參與超短期課程,到馬來西亞上了2星期的課;她表示,印象最深的就是法律課,「我先前對法律一竅不通,卻在課堂上與各國學生討論馬來西亞法律與台灣的差異。」黃韻儒興奮地說,「而且全部都用英文報告,這對我是非常大的挑戰。」

台大國際長張淑英及南華大學國際長周平,不約而同地表示,台灣各校參與交流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此提升世界排名;侯永琪則認為,雖然目前各排名評委都傾向將國際交流成果列入評比,但交流會成立是為了促進亞太區學生交流,而非促進排名。

「有時校際合作對象也會影響評分。」侯永琪指出,台灣學生喜歡往歐美跑,而多數排名頂尖的大學也確實位在歐美各國,「但台灣學生的亞洲經驗相對貧乏,我們希望透過亞太交流扭轉這個現象。」

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也表示,近年來教育部主導許多「送學生出國」的方案,但整體留學人數卻逐年下降,究其原因,是大學生普遍不知道包括獎學金等政府提供的機會;台灣爭取交流會國際秘書處業務,就是希望推廣交換學生資訊,江漢聲指出,「交換學生其實就是潛在的留學人口。」